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2日讯 11月12日15时58分,随着印度靛蓝航空6E8552次货机起飞,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年国际货运航班量正式突破1万架次,同比增长93.6%。自2023年4月开通首条国际航线以来,这座中部空港仅用两年零七个月,便迅速崛起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的关键门户。目前,花湖机场的货运航班量和国际货运航班量均位列全国机场前列。

印度靛蓝航空6E8552次全货机在花湖机场跑道滑行。 记者史伟摄
机场的运行效率,从地面保障环节可见一斑。在6E8552次货机起飞前,记者在现场看到,15时10分,边检民警吕露与同事已登机开始工作,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机组人员证件查验与货舱清仓检查。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国际航班准点率要求高,我们快一分钟,货物就能早一分钟抵达用户手中。”
这种效率支撑了航班量的增长。根据鄂州边检站数据,机场国际货运航班从2023年的900余架次,增长至2024年的近7000架次。目前,日均起降超33架次,平均每43分钟就有一架国际货运航班起降,凌晨高峰时段,间隔缩短至8—10分钟。
作为跨境高附加值货物的物流通道,花湖机场服务于中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需求。武汉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部六省经花湖机场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超300亿元,包括手机1100余万台、集成电路3.45亿个、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超8万台。
航线网络的持续扩大,为货物“出海”提供了通道。11月2日,“鄂州—英国”货运航线开通,这是机场今年新开的第20条国际航线,方便电商快消品、机电设备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直抵欧洲市场。截至目前,机场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50条,覆盖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超2万家企业通过这里开展跨境贸易。
记者在采访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E转全球’服务,我们的转运成本降低了60%,这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这一优势吸引了19家国际货运航司入驻,包括比利时ALS、马耳他加利斯航空等。截至11月11日,花湖机场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42万吨,同比增长109.7%。
花湖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聚焦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跨境电商、冷链生鲜等适空产业链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精神,让中国高端制造通过更高效、更稳定的航空通道走向全球,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贡献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刘小进 耿伟 李磊)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