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路街道引来多家省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7年孵化109家高新企业

        慕金文岸孵化器培育了500余家企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3日讯 早高峰,随着年轻上班族的涌入,金银潭大道与宏图路交会处的武汉客厅,变得喧嚣起来。

紧邻江汉、江岸,与黄陂盘龙城一河之隔的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引来多家省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7年间,东西湖区这座创业、创新的桥头堡,累计孵化1774家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203家,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培育孵化“四上企业”33家。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将军路街道的产业孵化空间和载体,感受这里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探寻他们的“双创之路”。

一座大楼“孵”出29枚“金蛋”

设置于武汉客厅路边草坪上的一块慕金文岸招牌,格外显眼。

这里是武汉首批特色文化产业园。走进慕金文岸,大屏上不停滚动着全年的创业活动计划。

2019年,王冶青在这里创办了武汉世纪奥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长为喜马拉雅、小红书、武汉地铁房产行业广告代理商。这里3条地铁交会,又与主城区相融,办公和生活成本较低,2019年,慕金文岸孵化器刚落地,他便将公司搬到这里,“公司近6年的经营业绩增长了10倍”。

32岁的英国海归硕士李诚一同样将自己的创业项目落在这里。他和团队目前正在研发“二次元”AI对话盒子。从字节跳动离职的他,创建了湖北小冰智高科技有限公司,从代理微软“AI大模型(数字人)”软件开始,他进入了AI赛道。“我们今年转型做AI情感陪伴产品,目前市场反馈还不错。”李诚一说。

与武汉客厅一街之隔,梦想之城T5栋的武汉鸿运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4间直播室里,语速极快的主播推介着“语文练字帖”等教辅材料。这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教辅图书、书法类产品及国学教育产品的教育互联网企业。2018年,负责人郑建将公司搬到这里,经营业绩早已突破亿元规模。

慕金文岸负责人邓娜见证了武汉客厅区域创新创业土壤的成长。“2018年,我们是这个区域引进来的第一家孵化器。短短7年,我们共培育了500余家企业,其中高新企业29家。”她介绍。

109家企业跻身高新行列

20日上午,网安创新谷。32岁的湖北荣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丁烽正与客户沟通“水利信息化集成”项目。丁烽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专业。他2020年开始创业,从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展示和储存,为客户提供水利软件系统定制化服务。

2024年,这家仅有7名员工的公司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入驻网安创新谷5年,武汉华林梦想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成长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

这是一家从事高校教学过程评价系统等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的企业。公司综合办主任冯祥指着摆在门口的64项“知识产权”和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证书颇为自豪。“2020年,我们搬来的时候,50人的公司仅数百万产值。而今年,产值预计增长10倍。”

网安创新谷总经理陈晓峰说,园区主动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支持华林梦想的发展。“2022年,我们还向华林梦想进行了股权投资。”

紧邻武汉客厅的临空一号园区,武汉博视电子有限公司的一批产品正待出货。

20日,该公司负责人张于勇介绍,这批产品是4K超高清皮肤影像设备——云镜,是国内首款将皮肤镜学、光学技术与数字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皮肤病检测设备。它可以通过光谱的穿透性,看到隐藏在表皮底层和真皮浅层的问题。

“产品覆盖湖北几乎所有大型医院,远销甘肃、广西等全国多个省(区、市)。”张于勇说,产品畅销的背后,是公司对产品不断创新。这家30人的企业组建了9人的研发团队。“我们有图像软件、光学、结构、生产工艺工程师等,均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

将军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冠表示,街道力推“经济网格员”模式,这些片区专员走进企业宣讲、落实产业政策,并反馈和解决企业困难。以武汉客厅和临空一号园区为核心,将军路街道各类孵化器和园区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774家,其中109家高新技术企业。

多维服务助企业从起步到跃升

“我想在孵化器里建立创新创业生态。”武汉客厅武汉翼翱科技园负责人李芸介绍,园区于2023年6月正式运营。目前已吸引186家企业入驻,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的创新生态和全链条孵化体系,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

李芸说,园区链接多维创新要素,推动企业从起步到引领的跃升,“初创期的企业,我们有针对性对其进行技术验证+政策扶持,缩短启动周期;成长期企业,我们则采取资本对接+人才输送,加速商业化效率;扩张期企业,我们则帮其进行产业链协同+逆向孵化,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湖北匠诚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静看来,翼翱科技园的“孵化服务”,让他受益匪浅。“我们研发的太阳能可移动充电机器人产品,已布局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市高速服务区。”

翼翱科技园设立了500万元种子基金,投融资团队遴选优质项目进行金融服务跟踪及投资。目前已有7家在孵企业获得投资,投资金额122万元。

“临空一号”园区的武汉众灿孵化器,正以麦迪睿医疗为载体,形成一批医药企业产业集群。众灿孵化器负责人李良伟说,2024年,孵化了11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众灿,成为“大健康生态产业园”省级孵化器。

孔冠表示,东西湖区高度重视企业孵化培育,注重科创等新兴企业的扶持,积极创建了多家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沿着这条独具特色的孵化路径,将军路街道正在实现从单纯的“空间提供者”到全方位、全过程“产业赋能者”和“精心服务者”的转变。从第一颗“金蛋”破壳到百家高新企业群星璀璨,将军路街道将继续精准浇灌企业“成长幼苗”,努力构筑起一片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创新森林”。

       (长江日报记者张勇军 郝天骄 通讯员贺彧 实习生李姝瑾)

       【吴晓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