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0日讯 11月20日上午,由科技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开幕。来自中国、非洲、美洲、欧洲等43个国家(地区)政要、外交官、外宾代表,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和20个省(区、市)代表,中非知名专家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代表约800位嘉宾参加论坛。

11月20日,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开幕。记者何晓刚 摄
非盟委员会教育科技创新委员加斯帕尔·巴尼扬金博纳,安哥拉电信、信息技术和新闻部部长马里奥·奥古斯托·奥利韦拉,加蓬驻华大使波德莱尔·恩东·埃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论坛以“创新合作新机遇 携手逐梦现代化”为主题,聚焦产业对接、科技创新、文明互鉴、现代农业、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举办开幕式、主旨论坛及中国与非洲国家产业合作项目双向推介会、中非科技合作智库论坛、“一带一路”油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12场平行专场活动。
论坛组织了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芝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合作等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产业对接项目,签署合作协议39项。

11月20日,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开幕。记者何晓刚 摄
其中,湖北工业大学与埃塞俄比亚共同发起的中非光伏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双方新能源合作从“单点示范”迈向“生态共建”。
江夏实验室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达成合作备忘录,旨在通过技术转移、联合研发与本土化生产,提升坦桑尼亚在医药研发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的自主能力,同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本土科研队伍,助力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现场,嘉宾在交流。记者何晓刚 摄
集中授(挂)牌成立“非洲智能建造推广中心”“武汉市(中国—埃及)植物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服务平台23个。
主旨论坛发布《非洲粮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科学行动计划(2026—2030)》《中国农业科技减贫经验案例及国际合作(英文版)》《非洲工业化蓝皮书(2024)—聚焦新能源产业》3项成果。
(长江日报记者施敏 实习生刘俊伯 马志豪 通讯员黄佳良)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