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0日讯 11月20日,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四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非博士生团队的肢启新生项目荣获一等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获一等奖。记者何晓刚 摄
本次大赛共6个奖项获奖: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一等奖“肢启新生——基于通用型血液养护的离断肢体再植支持系统项目”,是武汉大学团队历时5年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通用型血液养护的离断肢体再植支持系统,通过创新技术将断肢再植黄金时间从6小时延长至12小时以上,显著提升再植成功率。
该项目已在湖南等地开展临床应用,未来将应用于针对非洲严峻的创伤急救需求,系统可延长断肢保存时间至12小时以上,再植成功率有望90% 。
据团队负责人兼血液科博士黎鑫琦介绍,该团队共6人,由血液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的博士生组成,其中包括一位赞比亚的博士张春伦。
30多岁的张春伦曾是赞比亚医生。她表示,因为武汉的科研、医学教育力量雄厚,于是今年来到武汉大学读博士,精进业务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她为肢启新生项目提供了赞比亚当地经验,促进了两地有效沟通。
据悉,大赛面向中非40岁以下青年创新创业者,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领域,来自中国、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等28个国家的参赛团队携155个项目展开角逐,16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10月中下旬,初赛分别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成都举办。
此次大赛以“共创美好机遇 同享中非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激发中非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拓宽创新创业合作空间,打造中非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中非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
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湖北省科技厅共同主办,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承办。
(长江日报记者施敏 实习生刘俊伯 马志豪 通讯员黄佳良)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