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覆盖”到“有力服务”,武汉新兴领域妇联组织在身边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1日讯 在武汉,妇联组织正向城市的“神经末梢”延伸。11月21日,记者从“巾帼聚‘新’英雄城,支点建设显芳华”——2025年武汉市妇联基层组织效能提升展示活动现场获悉,目前全市“三有”非公经济中妇女组织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会组织中妇女组织覆盖率超70%,省级以上园区实现妇联组织全覆盖。

6个新城区均已建立村播妇联,在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重点行业建成市区两级行业妇联88个,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暖“新”服务活动达1000余场次,妇联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大幅提升。

“巾帼聚‘新’英雄城,支点建设显芳华”——2025年武汉市妇联基层组织效能提升展示活动现场。记者刘克取 摄

近年来,武汉妇联打破原有组织形式,推动组织网络从机关、社区向楼宇、园区、产业链、新就业群体等新空间延伸,构建起一张广泛联系和服务各界妇女的立体网络。

今年6月,新洲区成立全市首个村播妇联,目前成员已发展至39人。针对部分女性“不会播、播不好、不敢播”的难题,新洲区村播妇联举办公益培训4场,累计培育新手村播120余人,将培训课堂直接设在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让学员在真实场景中实战演练。同时推行“1名骨干主播+N名新手”结对机制,村播妇联副主席程波兰等人自发开设“巾帼农业公益讲堂”,带动300余名女性成长为运营能手,部分新手粉丝增长超600人,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10万。

“知心姐姐”团队陪伴支持留汉女大学生。 记者刘克取 摄

在硚口区韩家墩街道洺悦府人才公寓,一支由20名市、区政协委员与妇联执委组成的“知心姐姐”团队,持续为留汉女大学生提供陪伴式支持。该公寓入住的121户中,近半数为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去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林同学表示:“刚步入职场时很迷茫,‘知心姐姐’不仅帮我厘清职业方向,更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目前,武汉市妇联在全市16个区留汉女大学生集中居住的人才公寓全面建立妇女组织,形成“职场引路+情感支持”的双重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 记者刘克取 摄

楼宇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武汉市妇联已在全市首批30个重点集聚区实现组织覆盖,楼宇妇联正成为职业女性的“温暖娘家”。在武汉天地总部经济集聚区,妇联不仅开设女性成长课堂,还积极推动企业间资源对接。武汉天地总部经济集聚区妇联主席李倩表示:“我们既要搭建姐妹交流的平台,也要成为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的‘她引擎’。”

活动现场。记者刘克取 摄

“组织覆盖是第一步,关键是通过有效服务让组织‘活’起来、‘强’起来。”武汉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全市同步实施“娘家人暖‘新’计划”,并打造“巾帼聚‘新’英雄城”工作品牌,让新兴领域妇女群体真切感受到“娘家”就在身边。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任舟唯 通讯员武芙萱)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