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2日讯(记者李佳)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东在专题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分享了一个数据: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1800万台,2050年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中国将占据3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陈学东。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纷纷开展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陈学东介绍,目前武汉及周边已培育50多家相关企业。
陈学东介绍,人形机器人技术涵盖高功率密度关节、灵巧手脚、芯片、多模态感知、运动平衡、学习能力、情绪交互、电池续航、操作系统等多个核心维度,行业仍面临诸多瓶颈:运动稳定性不足,今年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完赛率不足30%。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技术维度最高、功能更多、应用场景更广的一种机器人。”陈学东认为,当务之急,要加大AI大模型研发,提升机器人对物理化学规律的理解能力。
他提到,可采用“降维应用”思路,发展四足机器人、水下无人机等更易落地的产品,应用于抢险救援、环境巡检等场景。未来,还需培育头部企业,推动各地特色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内卷”。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