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汉江,波光粼粼,连接东西湖区和蔡甸区的京港澳高速公路汉江特大桥新旧桥面并列,一边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一边是焊花飞溅的施工现场,这条交通要道正在变宽。
看着逐渐成形的八车道,经常周末走京港澳高速回咸宁老家的刘涛感慨:“以前回家路上经常堵车,有了八车道,回家就快多了!”
由“四”变“八”,武汉周边,京港澳、武黄、汉宜3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加速,崭新宽阔的道路在大地上延伸。在湖北、在武汉,高速公路建设正阔步迈向“八车道时代”。

11月14日,京港澳高速公路新汉江特大桥上,车流如织,崭新的四车道向前延伸。与新桥并行的原有四车道桥面上,施工正在进行。武汉周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车更多了,路就显得窄了。
长江日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部分断面日交通量超5.9万辆,远超四车道设计极限;汉宜高速公路串联武汉、荆州、宜昌等城市,承担着江汉平原物流重任,四车道的瓶颈严重制约区域发展。数据显示,湖北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占比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改八”成为破解拥堵、强化枢纽功能的必然选择。
铣刨机轰鸣作响,刀齿刨起破碎沥青,京港澳高速公路新汉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中交二公院桥涵设计师黄威正操作毫米波雷达精细扫描着路面平整度,3D激光定位系统实时校准高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这座桥是改扩建工程的‘咽喉’。”黄威指着施工图告诉记者,距这里不远处的东西湖高桥路的武汉北收费站已完成改造,开通运行后,收费站高峰时段排队通过的状况将不复存在。
11月18日,在武黄高速公路泽洋互通施工现场,5个匝道桥梁下构已完工,吊装中的首片钢箱梁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30年前武黄高速公路通车时,日均车流量才几千辆。现在高峰时超10万辆,是设计能力的5倍。节假日,这条交通动脉常常变成巨大的‘停车场’。”中建三局泽洋互通项目经理钟斌介绍,泽洋互通是武黄高速最后一个攻坚工程,确保今年年底完工。
同一天,武黄改扩建工程关键工程蒲团大桥完成荷载试验,完成“终极体检”,全线正冲刺年底贯通。
11月20日,在汉宜高速公路引江济汉特大桥工地,记者看到,数十台塔吊挥舞钢铁巨臂,技术员手持测量仪在刚完成浇筑的索塔前校核数据,混凝土表面还蒸腾着水汽。这一天,大桥完成盖梁首件施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高速公路“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在2023年开始启动,除京港澳、汉宜、武黄高速公路外,我省还有黄黄高速(北起黄冈黄州区,南至黄石大冶)改扩建、黄小高速(黄梅至小池)2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这5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全长近600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日清单、周调度、月拉练’,能快则快、早建成早投用。”
近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批复二广高速公路襄荆高速(襄阳隆中互通至荆州草安枢纽段)改扩建工程,这将是湖北省第6条高速公路“四改八”改扩建项目。下一步,汉蔡高速、岱黄高速、汉鄂高速等武汉出口路繁忙路段也将进行“四改八”改扩建。

“四改八”,数字翻倍的背后是一次次挑战与攻坚。
改扩建初期,汉宜高速公路首先面临“软基难题”——66%的路段为冲湖积平原软基,其中66公里为深度超15米的深厚软基。
“就像在淤泥上搭积木,新老路基沉降不均必裂!”在汉宜高速公路改扩建工地,湖北汉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衍旺道出核心难题。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湖北交投建设团队提出:在“豆腐地”上筑起品质“百年路”。
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新办法——让新老路基彻底“分家”,在深厚软基段果断推行“路改桥”,20.5公里的桩柱一体式管桩桥如长龙卧野,管桩深入地下30米直达硬土层,避免软基不匀沉降风险。
在京港澳智能建造基地,硕大沉重的T梁由智慧机械臂逐层布料,浇筑精度达毫米级,让全线涵洞、汉江特大桥的桩基与墩柱,均采用“预制拼装”模式,构件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如同“搭积木”般高效精准。
11月18日,记者在武黄高速公路改扩建2标段试验室看到,机械臂正将试块移入智能蒸养箱,每个试块均植入二维码“身份证”。项目引入智慧化集群作业,压路机搭载北斗系统实时监控压实参数,路面摊铺引入3D打印技术,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
湖北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创新方案将被写入正在修编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湖北样本”。

行驶在武黄高速公路上,武汉昆仑物流公司司机张兵看着道路正在加宽,心情愉悦。他每周往返武汉、黄石运送电子元件,以前在高速公路遇到堵车时,他看着导航上的红线干着急。“武黄高速扩建后,运输时间估计能缩短40%。”
“四改八”改的是道路宽度,变的是通行效率。
武黄高速公路改扩建后,设计时速提至120公里,武汉至黄石车程将缩至40分钟内。这条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的中轴主通道,将推动“1小时通勤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后通行能力提升1.8倍,孝感、鄂州等地新增互通,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铁站无缝衔接。
汉宜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提升同样可观。“以前拉一批货从武汉到宜昌,有时堵在路上要4个多小时。”这是货车司机李师傅的烦恼。预计2028年完成改扩建通车后,武汉至宜昌的车程有望缩短至3小时内,汉襄宜“金三角”交通大动脉将更加通畅。
上述3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后,高峰期通行效率预计提升150%。
然而,“四改八”不仅带来更快的车速,还有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加速循环。
“对物流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成本。”湖北凯润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耀坤算了一笔账:3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后,物流配送路线更优化,运输时间平均缩短20%,物流成本预计下降10%,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改造后,一年至少节约运输成本上百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3条高速公路沿线5000多家物流企业已率先受益,货物周转效率大幅提高。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军丽分析,上述3条高速公路分别串联武汉都市圈南北、东西向关键节点,八车道的扩容将强化武汉枢纽功能。
“人流通勤更便捷,企业布局更灵活,资源配置更高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速公路升级将加强武汉都市圈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速产业协同,让“1小时通勤圈”真正成为“1小时生活圈、产业圈”。同时,改扩建工程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武汉都市圈充分流动,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提升武汉都市圈规模能级和发展质效。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卢家国 周陈婴 海报设计:张莉)
【吴晓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