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文婷)“两位院士将为武汉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更强动力!”11月24日举办的“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张平文在会议上带来好消息,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跟武汉量子产业密切相关的就有两位。

“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在汉举办。(资料图片)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 量子力学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宇宙,更催生出改变世界的技术革新。”张平文介绍,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信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电力、金融、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竞争与创新布局的焦点。
而武汉“家底”雄厚。 据了解,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彭承志团队研发的技术,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被评价为“打开了实用化量子通信的大门”,技术已应用于京沪干线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彭承志是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事成员。
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正猷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与声学领域研究,在声子晶体、声学超材料、拓扑物理等方面作出了多项原创性贡献。而据了解,声学超材料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层的声学设计上是刚需。

“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在汉举办。(资料图片)
据了解,在量子领域,武汉已汇聚10位院士和8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詹明生介绍,湖北省在微波原子钟、冷原子重力仪、光量子雷达、量子磁力仪和光学原子钟、原子陀螺仪、里德堡原子天线等方向均有布局,所有细分领域均位居全国前列,部分细分领域全国第一,综合水平全国第一。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詹明生介绍武汉优势。(资料图片)
记者从该会议上获悉,我省正推动量子科技未来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全国量子科研高地和产业高地。武汉积极推动量子科技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并鼓励量子科技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金融安全、定位导航等各个领域。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