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海的武汉,何以成为全球生鲜“高速入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5日讯  24日上午,“寻味极鲜・蟹逅武汉”俄罗斯帝王蟹文化节现场传来重磅消息:俄罗斯摩尔曼斯克至鄂州花湖机场的货运航线即将开通。届时,帝王蟹将告别长途陆运,仅需数小时航程即可从原产地直达武汉,并以此为枢纽辐射全国。

今年以来,武汉正成为全球生鲜的“高速入口”——南美车厘子、北美龙虾、泰国榴梿等在此高效流转,国产汽车、“光芯屏端网”等以此为起点走向世界。

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汉不仅串联起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更以立体物流网络驱动贸易升级。 武汉,正从地理意义上的“九省通衢”,跃升为配置全球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节点。

11月24日凌晨,埃塞俄比亚航空ET3690全货机降落花湖机场,机上载有50.8吨智利车厘子。它们从圣地亚哥出发,飞行近25小时、跨越2.1万公里抵达武汉。

“这已是今年第七批次车厘子包机,累计近400吨。”航线服务保障方上海美凯航空现场工作人员刘海龙介绍。这批车厘子经海关查验后,将迅速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白沙洲光霞果批市场看到,智利车厘子销售火爆。“你摸摸,这车厘子捏起来特别硬实新鲜,果肉饱满。” 正在挑选车厘子的水果店老板柯先生,拿起一颗递到记者面前,语气里满是认可,“这两年明显感觉武汉市面的进口车厘子新鲜度提升不少,顾客回购率也高了”。

“海运的车厘子需耗时20至40天,而空运的车厘子,从装机到运抵武汉,不超过两天。”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空运的车厘子,采摘成熟度高、保鲜度好、口感更佳。事实上,车厘子的航空运输要求并不高,保持7℃以下的冷链运输温度,用塑料袋和瓦楞纸箱封装完好即可。

作为智利车厘子承运方,埃塞俄比亚航空为保障这批对时效要求极高的生鲜货物也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埃塞俄比亚航空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唐睿博表示,他们建立了全温控物流链条,确保从智利采摘到中国消费者手中全程冷链不断链。同时采用优先起降、快速通关、专属地面服务等机制,最大限度压缩中转时间,确保车厘子等生鲜产品“鲜达全国”。

距离和时间是生鲜最大的敌人,武汉用“小时级”运输解决了这个难题。产自泰国的榴梿、挪威的冰鲜三文鱼、加拿大的龙虾、印度的青蟹等全球生鲜正通过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协同构建空中通道,高效抵达全国各地市民餐桌。

“小时级”的极致鲜味,背后是武汉正在构建的一个服务全国的“立体物流网”。它不仅让全球美味高效上岸,更让“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扬帆远航。

向东,武汉阳逻港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汽笛长鸣,桥吊林立。11月20日,武汉阳逻港海关查验中心,一批新西兰黑金鲍正在清关。巨大的冷链集装箱门缓缓打开,冷气扑面而来,现场负责人指着货品说:“阳逻港的多式联运优势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分拨时效,让武汉成为跨境生鲜的经济之选。”

向西,中欧班列(武汉)的钢铁长龙在吴家山车站整装待发。巨大的龙门吊精准抓取着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不少来自义乌的小商品和广州的家具也集结于此,它们即将踏上前往德国杜伊斯堡、西班牙马德里的万里征程。武汉正成为长三角、珠三角货物西行出境的战略集结点。

空中,武汉的辐射力同样强劲。一周前,京东物流全货机入驻天河机场,让洪湖大闸蟹、湖北莲藕等本地地标农产品,以“次日达”的速度飞往全国各地;而在花湖机场的国际货站,传送带飞速运转,每天送出50万个跨境电商包裹,大量服装、电子产品、玩具等“中国制造”,从这里搭乘全货机直飞欧美,将中国供应链的效率与活力送达全球。

截至目前,天河与花湖机场共开通65条国际货运航线,武汉港拥有33条直航航线与70条多式联运线路,中欧班列(武汉)稳定运行60条跨境线路。“全球货聚武汉、武汉货通全国”的物流体系已然成型,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今,这张立体交通网,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运输。

今年,武汉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标志着其枢纽能级实现质的飞跃。这种跃升,正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格局。

武汉不仅是湖北的武汉,更是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武汉。

武汉的枢纽功能,也正成为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圈的“战略延伸”。

今年,多家长三角电子企业选择将“中欧班列(武汉)”作为产品出口欧洲的主要通道。他们将货物通过长江水运或公路快速运抵武汉集结,搭乘中欧班列(武汉)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相比从沿海出发,这一路径节约了15%以上的物流成本,并提供了更稳定的班期保障。

武汉的枢纽价值,还体现在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上。

来自贵州的茶叶、重庆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武汉中转。通过武汉密集的国际航线网络,这些“西部制造”得以更高效地飞往全球。武汉的“空中门户”,正成为西部地区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空中走廊。

“枢纽的能级,体现在其辐射力和影响力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指出,武汉实现“五型”联动,是国家对其承载区域发展战略功能的认可。它不再是单一的城市节点,而是撬动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支点。

生鲜端的“新鲜”提升民生幸福,工业端的“新鲜”激活产业动能。一个全方位流动、高效率配置的价值循环,正在武汉加速形成。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刘晨玮 通讯员何斌 海报设计:张莉)

【吴晓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