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5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11月25日,武汉地铁11号线四期工程传来重要进展。当天上午,随着汤山站施工现场一台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拉开了汤山站至出入场线区间右线隧道建设的序幕。

1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
该右线隧道全长1735米,工程面临“浅埋、陡坡、急弯”三大技术难点。“隧道最小埋深仅为4.4米,远小于盾构机直径。为应对这一挑战,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周德兆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在地表铺设0.7米厚的抗浮钢筋混凝土板,并在隧道两侧布置40根抗拔桩,有效预防隧道上浮风险。同时,该区间最大坡度达32‰,最小转弯半径300米,相当于70米长的大型车辆在狭窄弯道上紧急转向,对盾构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施工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实时优化掘进参数和推力分布,将标准1.5米管片调整为1.2米管片,增强转弯灵活性,确保盾构平稳推进。目前,汤山站至出入场线盾构区间左线盾构机预计下周完成拼装,届时将实现左、右双线同步掘进。

11号线四期汤山站至四新大道站左线隧道已安全推进400米,施工人员正在清洁管片。通讯员袁永华 摄
与此同时,从汤山站出发的另一台盾构机,前往四新大道站的左线隧道已安全推进400米。该区间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需穿越12种不同地层。施工难度之大,犹如“在桥上行车突遇横向强风”,地层软硬不均给隧道轴线控制带来严峻考验。待左线贯通后,该盾构机将转场至右线继续施工。
周德兆介绍,汤山站将陆续始发三台盾构机,共配备操作及拼装人员120人,平均从业经验达5年,其中拼装手以“80后”为骨干,操作手以“90后”为主力,形成了一支技术扎实、配合熟练的专业团队。

11号线四期汤山站至出入场线区间左线盾构机刀盘已就位,预计下周完成拼装。通讯员袁永华 摄
武汉地铁11号线四期全长16.2公里,设站6座,分别为汤山站、四新大道站、芳草路站、梅林站、国博中心北站、江国路站。建成通车后,将有利于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增强过江通道能力,加强城市西部与主城快速交通联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便利群众出行,对打造汉阳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促进站城一体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吴晓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