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天高速冲刺年底建成,武汉至天门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6日讯 11月25日,阳光正好,武天高速建设现场正在铺设沥青。插着红旗的沥青摊铺机打头缓缓推进,明黄色压路机紧随其后,一条黝黑的高速路蜿蜒向西铺展,热气腾腾施工现场正在冲刺年底建成。

武天高速上马口汉江特大桥冲刺合龙。 记者范芃 摄

“我盼着这条路快点修好通车,到时候在汉口工作的儿子想回来就回来,就1个小时嘛,比武汉市内上班还快。”施工的轰鸣声里,在一旁休息的李师傅对记者说。他身后,一群同样身着橘红工服的建设者们在黝黑路面间忙碌,机械轰鸣裹着“突突”的脚步声。

“土建一期基本双幅贯通,沥青中面层完成82%,上面层‘啃下’46%。”湖北武天高速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鄢健用几个关键数字,勾勒出项目冲刺的紧迫感。

在工地一处施工展板前,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指着“线路走向图”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天门、汉川及其周边乡镇将借此接入武汉经济圈。”他举例说,一个原本无产业的乡村,一旦实现15分钟上高速,就能从“交通末梢”变为“发展节点”,物流、就业和产业发展都将迎来新机遇。

武天高速上马口汉江特大桥冲刺合龙。 记者范芃 摄

作为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骨架打通工程”重点项目,武天高速是全省首条全线六车道高速公路,更是落实四中全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

从路面施工现场到武天高速的“咽喉”工程马口汉江特大桥的路上,车辆弯弯绕绕,沿路经过不少村落。“到时这里的人们去大城市工作,或者武汉人在这里休闲度假,都是一路直达的轻松便捷,高速路能带来无限可能。”鄢健说。

镜头切到正进行最后的合龙冲刺的马口汉江特大桥。头戴黄色或蓝色安全帽、身着嫩绿色施工背心的工人,弓身锚定在桥面配合大型机器,进行连续梁混凝土浇筑和绑扎顶板钢筋。不远处,明黄色塔吊长臂轻旋,将桥下货车上的钢筋、模板捆扎成“钢铁束”,稳稳吊运至桥面作业点。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手中拿着全市高速公路建设进展表,向现场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对工程进度。“我们时刻跟踪项目推进情况,把一线建设信息及时收集,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他说。

而这条高速的意义,早已超越“路”的本身。武天高速是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G4223,简称“武重高速”)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长三角—成渝”主轴的关键节点。武天高速通车后,武汉至天门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到1小时,助力天门迈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而武重高速将在沪蓉、沪渝高速之间新增一条东西向快速通道,不仅分流区域交通压力,更让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联动、人才流动有了“高速动脉”。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速公路发展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武汉牵头组织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交通运输交流座谈会,为区域协同发展擘画蓝图;另一方面,制定印发了《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交通发展组2025年度工作清单》,以具体项目倒逼进度,确保区域交通一体化工作扎实落地。

(长江日报记者郭佳 通讯员刘诗雨 李峰)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