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5日讯(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谭志琼)光存储技术具备一系列独特优势,适合长期低成本存储海量数据。传统商用光盘最大容量仅在百GB量级,发展可同步实现超分辨写、超分辨读、三维存储及长寿命介质,是近十余年来光存储研究领域的世界难题。
上个月,中国科学家历时7年成功开发的“超级光盘”惊艳亮相。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科研人员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实验上首次在信息写入和读出均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了点尺寸为54nm、道间距为70nm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并完成了100层的多层记录,单盘等效容量达PB量级。1PB相当于1000TB,也就是100万GB。同时,经老化加速测试,光盘介质寿命大于40年。
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的超大容量光存储,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PB级超分辨三维光盘,首要应用前景是大型数据中心,成为各种冷数据的存储介质。据介绍,结合团队在高性能大容量磁光电混合存储的关键技术基础和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磁光电混合存储系统通用规范》(于2023年5月1日开始实施),“超级光盘”采用混合存储技术,将为大数据中心中节省巨大的空间和成本,实现高效数据读写与节能降本的双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训练上,预期也将有广泛应用。
记者获悉,2024武汉光博会将于5月16—18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光电子信息“自立自强”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超级光盘”将隆重亮相。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阮昊研究员将作“Pb级存储容量纳米三维光盘”成果汇报演讲。
此外,苏州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苏州六幺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将携最新成果亮相,包括国际先进水平的柔性套准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开创性的快照式光谱相机、大规模集成光纤光栅阵列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首款国产110GHz电光调制器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电仪器、器件及材料类成果,并将作成果汇报演讲。
【编辑:肖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