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收发,他们发明的这个快递机器人获专利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7日讯 能正确抓取快递、能正确投送快递,快递驿站或将出现一种机器人助手。日前,记者从武昌工学院获悉,由该校智能制造学院梅志敏副教授牵头的机器人应用研究所和机器人工程系科研团队申报的《收发快递机器人的机器视觉与Arduino控制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梅志敏老师(左四)和他的学生团队。通讯员雷蕾 效文清 摄

据了解,该项专利成果基于AMR移动机器人视觉技术和Arduino微控制技术,通过双目标定位、立体匹配、三角测量法,系统可以获得快递图像的深度信息,再根据各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手眼标定的结果,计算出快递中心点的图像坐标所对应的机器人坐标,从而驱动机器人正确抓取快递。

“我们的设计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快递收发一体、可视化管理和空间快速搜寻等优点。”团队负责人梅志敏介绍称,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人流量大、快递量多的无人快递驿站,通过AMR智能移动机器人与可视化数据管理,快速锁定客户快递,从而精准取出,极大提高了快递收发效率。“在研期间,该项目曾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后续通过学生毕业设计进一步优化、论证与实施,最终形成这次的创新技术成果,这也是师生坚持多年研发和实践的共创成果。”梅志敏说。

“通过2年的设计研究,我们不断优化算法程序和答复专利局的疑问,终于获得授权。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学生发明人之一、该校2023届毕业生田伟同学表示,在校期间,对Arduino微控系统设计的学习和研发得到了指导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先后申报了大创项目资助并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此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埋下创新种子,更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获得的发明专利证书。通讯员雷蕾 效文清 摄

“这项专利的授权标志着该团队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快递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校副校长李家伟表示,该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和学科群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经费投入、政策引导和成果孵化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该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数量不断增加。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雷蕾 效文清)

【编辑:赵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