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支少年龙狮队“游”回武汉

8月6日晚,湖北大学3号体育馆,一条“金龙”在这里腾飞。 身长10余米的龙身跟随音乐节奏,时而凌空跃起,时而伏地盘旋,威风凛凛。

队伍里,几个队员明显矮些、瘦些,他们是来自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的七年级学生。2021年,湖大研究生赴藏支教团到该中学支教,在那里带出了西藏自治区首支少年舞龙队。这个暑假,“金龙”回汉,汉藏两族师生在湖北大学重聚,排练切磋起舞龙舞狮。

“准备,起!”一声令下,身披狮尾的梅一剑奋力托举,手持狮头的旦增日桑腾空一跃,狮子瞬间跳至两米高。



梅一剑(左一)指导旦增日桑排练舞狮。 记者何晓刚 摄

旦增日桑今年15岁,加入龙狮队已一年,梅一剑是湖大龙狮队成员,即将读大三。梅一剑比旦增日桑高一个头,为了配合旦增,他把身子伏得更低。而旦增也努力适应哥哥的力度,克服要被抛到两米高的紧张。一套动作下来,两人汗流浃背,脸上却带着笑。“看来平时没偷懒,在学校练得很好,配合很默契。”梅一剑说。

龙狮是湖大的强项,校队曾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龙狮锦标赛获冠军两项。“在我们学校就听支教老师说,他们的队伍获得过世界冠军,终于能来亲眼看一看,他们真的很厉害!” 旦增日桑说。



位于龙队第二棒的白玛扎西和湖北大学学生一起排练。 记者何晓刚 摄

和旦增日桑一起来的,还有白玛扎西、拉巴琼达等6个队友,他们都是藏区农牧民子女。此次随“鄂疆藏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来汉,是他们第一次走出西藏。

这周六,两支龙狮队将在夏令营联欢晚会上合演《龙腾狮跃舞江畔》,不仅将用龙摆出“中”“国”字样,狮子还会“吐”出一副对联:“长江雅江同朝夕,鄂藏情深共交融。”



拉巴琼达(左二)和湖大龙狮队队员一起训练舞狮。 记者何晓刚 摄

白玛扎西负责龙队第二棒,要配合龙头,掌握整个队伍的行进方向。“别紧张,跟着我的口令走没问题。”训练中,站在他身后的湖大学生胡炳杰轻声鼓励。

“注意间距。”“好,快腾进,跑起来!”一声声简短指令下,他们接连完成躺肩挂腰、直躺舞龙等多个高难度动作,虽然才见面半小时,已颇有默契。

“看得出来,他们一直都有认真训练,不需要讲解太多就能掌握要领。” 胡炳杰说。而白玛扎西告诉他,出发前一周,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加练,“怕在哥哥们面前出丑”。



狮子“吐”出一副对联。 记者何晓刚 摄

8月6日白天,白玛扎西跟随夏令营去了东湖、湖北省博物馆,还尝了热干面。“东湖很漂亮,也看到了越王勾践剑,但心里想的还是舞龙,想快点来学校看看。”

“梅老师来了。”训练中,湖大体育学院教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理事梅林琦的出现,让师生们很惊喜。从2021年在山南市东辉中学成立舞龙舞狮队,他每年至少去一次西藏,指导孩子们训练。当看到拉巴琼达完成一个高达两米的腾跃后,梅林琦拍拍他的肩膀鼓励:“小伙子不错!”

“飞哥,你们参加过很多比赛吧?”训练间隙,拉巴琼达望着刚从山南市支教回来的刘雯飞问道。“我们参加过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比赛,还去过很多国家。”刘雯飞对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只要坚持好好练,你也一定有机会在这些舞台舞出龙的风采的。”

自2021年3月至今,湖北大学5名研究生先后赴藏接力担任东辉中学龙狮队教练。从组建第一支男生舞龙队开始,到如今的女生舞龙队、舞狮队、彩带龙,130多名初中生接受舞龙训练,还获得过中国龙狮运动协会颁发的舞龙二等奖。

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教育人才、山南市东辉中学副校长鲁芳蕾说,“这些藏族孩子们因龙结缘,对湖北、对湖大有更特殊的情感,多次提出想来老师的学校看看,这次他们梦想成真了”。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实习生彭芷佩 麦尔耶姆·艾麦尔)

【编辑:姚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