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认清全校几万植株,武生院将美丽校园变成实践课堂

将一截红花紫薇的枝条仔细削出平滑切面,插入另一棵紫薇粗壮枝干上的空洞中,再细细用胶布一层层捆扎好,不能太厚也不能过薄。“等到4月,应该就可以看到嫁接成功后的发芽了。”2月25日上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艺本科专业大四学生黄文凯正和同班同学薛良驹一起,为校园里的一棵原种紫薇进行嫁接,熟练的动作,一身简朴的工作服和头上的安全帽,让人根本看不出他们的学生身份。

冬末春初的武生院校园,鸟声啾啾,绿树如茵。嫁接工作结束,黄文凯和薛良驹熟练地整理好工具,加上此前两人进行校园剪枝的工具一起,开着电动三轮车返回学院保存。全程在一边提供指导的园林园艺学院教师王磊对两人的表现充满赞赏,“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几乎能直接上岗了。”

王磊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嫁接技术。

武生院被誉为“湖北最美高校之一”。建校30多年来,师生们在2000多亩的校园里陆续种植了40000多株植物,种类超过80种,基本能满足园林专业教学需求。学校将校园打造成学生们的实践基地,园林园艺学院的师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在实验室里深入研究。

黄文凯和同学们的许多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校园里完成的。王磊老师说,学生们不仅可以研究许多低矮的植物品种,甚至在面对“高空修剪树木”这个园林种植领域的教学难点时,也能驾驶着学校专门购买的高空车在校园里动手实践。

今年寒假,武生院持续开展已有6年历史的“修剪冬训营工匠班”(以下简称“冬训营”),包括黄文凯、薛良驹在内的33名同学在28天里,共进行了10余个专业实践项目,为全校的植物进行修剪枝叶、种植新苗、配置营养土、冬季养护等工作。这也成为武生院每年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们最重要的社会实践项目之一,除了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每期还会吸引不少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们报名参加。

李广胜、黄文凯和薛良驹完成嫁接工作后收拾工具。

园林本科的大三学生李广胜获得今年冬训营绩效考核第一名,28天里他全勤到岗,表现优异。李广胜从大二起每年寒暑假都会报名参加这个训练营,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把课本里的理论知识一点点在训练营里反复实践。

第一次实践嫁接技能时,李广胜记住了课本上讲的每一个步骤和注意事项,“结果,一刀下去,树枝就被切斜了,这根枝条也废了。”李广胜说,在训练营,他不仅提高了修剪枝叶、嫁接等专业动手技能,还和同学们走遍校园,认清了几乎所有的植株,大大促进了他在专业理论知识上的理解和学习。去年,李广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专升本考试。

王磊老师介绍,在训练营中,学生们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将来的职业定位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会定期写劳动心得,进一步合理规划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面临毕业,黄文凯和薛良驹已初步确定直接进入武汉一家园林公司工作。薛良驹说,自己一直都很喜欢摆弄各种植物,到武生院就读园林专业后,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认识也更清楚了。“园艺工作挺好的,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我们年轻人不怕辛苦。”

(文/图:长江日报陈玲 通讯员程晓璐 任丽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