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 在医学领域,高龄、多系统疾病叠加的患者往往被视为“高风险”群体。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以下简称“梨园医院”)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了一位78岁合并脑梗偏瘫、结肠癌伴肠梗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及肺部感染的危重患者。
记者了解到,3个月前,张爷爷(化姓)开始出现腹胀不适、排便不畅等症状。一周前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肠梗阻。辗转来到梨园医院就诊,确诊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肿瘤直径约5厘米,导致肠腔闭塞,近段肠管极度扩张。
患者的腹部影像。
一般来说,肠癌合并梗阻都是普外科中的“麻烦”病例。更为棘手的是,张爷爷有多年的脑梗偏瘫病史,术前评估发现其同时存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室性早搏和肺部感染。
面对复杂病情,医院迅速启动MDT模式,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等多科室为手术提供支持。
术前,由于张爷爷心功能不稳定,医院给予张爷爷抗凝、扩管、稳定斑块等治疗,同时严密监测心功能,为手术创造条件。针对肺部感染,优化抗感染方案,加强气道管理,改善氧合状态。手术中,麻醉科施行个体化麻醉方案,采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确保术中循环稳定,精准控制血压心率。普外科密切配合,成功施行结肠癌根治术,以精准操作减少创伤。
张爷爷转危为安,准备出院。
由于病情危重,术后第二天,张爷爷出现心率140次/分,血氧饱和度降至80%,心内科、呼吸科、ICU专家及时给出建议,呼吸科专家多次施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及时控制住肺部感染,最终张爷爷转危为安。
“此次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高效联动。”医院普外科主任周志林表示,MDT不仅打破了传统专科壁垒,更通过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动态监测、术后实时响应的全流程协作机制,让“1+1>N”的协同效应成为可能。(长江日报记者赵萌萌 通讯员张翔 夏杏芳)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