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1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邓国欢)7月26日,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全重实验室”)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高校及医疗机构在新疆石河子市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亚高发传染病防治跨国协作机制正式落地,我国在传染病跨境防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备忘录,全重实验室将联合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与南哈萨克斯坦医学院、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等机构就共建人畜共患病合作网络,推广中国原创的人畜共患疾病重症预警体系,开展临床诊治培训、基础和临床研究、科研攻关项目,以及医务人员、医学生互访,人才联合培养等开展合作。
“此次合作是落实国家‘健康丝绸之路’战略的举措。”全重实验室、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教授说,团队研发了“多设备物联+人工智能算法”重症信息平台体系,制定了“智慧重症病房建设规范”等团体标准13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建立了首个国际认可的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警武汉模型,并制定该病重症诊治专家共识。
据介绍,传染病重症救治规范及平台体系在全国60余家基地医院推广应用,使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代表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30%。“希望这些成果不仅服务于国内公共卫生安全,更通过‘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向中亚国家输出,助力全球传染病防控。”宁琴说。
“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智慧化救治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代表霍尔穆约多娃·迪拉芙鲁兹·库瓦特诺夫娜在签约现场表示,希望中国团队能到访乌兹别克斯坦,实地指导工作。
与此同时,全重实验室还首次联合多方专家制定“立克次体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重症感染决策支持系统,多国代表表达了合作意向。
“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深度联动,与中亚等区域国家共建人畜共患病协作网络,推动跨境人畜共患病重症诊治技术创新共享和专业人才共育。”宁琴表示。
【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