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8日讯 9月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调控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聚焦脑卒中、帕金森病、痴呆、睡眠障碍、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诊疗及功能康复需求,通过整合前沿神经调控技术与系统化康复训练,构建“精准干预+功能重塑”诊疗新模式。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调控及神经康复组长潘思京应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为患者定向激活神经通路。通讯员代雨朦 摄
神经调控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梅俊华介绍,临床上不少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仅依靠药物或传统康复手段恢复较慢、效果有限,而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磁、光、声等物理手段定向激活神经通路,可帮助神经系统“重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中心依托无创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tDCS)等核心技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缩短恢复周期、提高生活能力。
据悉,神经调控中心是基于该院2000年成立的神经康复单元升级而来。因此该中心最大特色在于形成了“神经调控为核心、神经康复为支撑”的闭环诊疗体系。神经内科专家主导评估,调控技术精准激活目标脑区后,康复团队立即介入步态训练、言语治疗等功能重建。这种“调控—康复”无缝衔接模式,能有效提升脑神经网络重建效率,帮助患者缩短康复周期。
72岁的周爷爷(化姓)中风后手脚活动受限,在接受经颅磁刺激(TMS)激活受损脑区后,立即进行步态和手功能训练,“过去的传统治疗方案可能要几个月才能改善,而如今神经调控结合康复训练,周爷爷几周就有了明显进步”。梅俊华表示,除了中风,神经调控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痴呆、癫痫、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慢性疼痛等患者。
梅俊华表示,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区域示范中心”,推动神经调控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BCI)等前沿技术结合,加强多学科协作与基层人才培养,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优质的神经调控与康复服务。(长江日报记者刘越 通讯员张梦石 谯玲玲)
【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