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满屏APP 你该狠心删一批

周璐 文

你的屋子永远不够大。各种物品堆满各个房间,地板上全是杂物,衣橱里塞满的不全是衣服。抽屉里的东西,都快溢出来了。

不止屋子,你的手机面临同样的拥堵。满屏的APP,你真正用到的有几个?那个让你忍不住几分钟就刷一次的朋友圈,真正知心的朋友有几个?

如何根除“杂多症”?仅仅是高效整理恐怕还不够。简单生活倡导者乔舒亚·贝克尔最近推出新书《极简》,他提出,也许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你要想获得一个清爽的物理空间,清静的心理空间,唯一的办法是果断清除那些“杂多”——那些看起来还有用的东西。

“一味拥有”不见得带来更多满足感

一个周末,在车库中忙乱清理了一上午的贝克尔,被邻居朱恩女士一句话惊醒。

“当我回头看着一上午的劳动成果,再看看眼巴巴等着我陪伴的儿子,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烦恼的根源——那些困扰我的东西,就堆放在我家车道上。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拥有’不等于幸福。”

贝克尔进而意识到:那些辛苦积攒的东西,不仅不能为生命带来幸福,更糟糕的是会令人分心,无法去做那些能让自己、让家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他跑进家里,对正在刷洗浴缸的妻子说:“嗨,你根本猜不到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们不需要拥有所有这些坛坛罐罐。”

后来,贝克尔夫妇丢弃了他们车库里一半的物品,其他屋子里很多平时不用的物品也悉数处理掉,或出售,或赠送,或者干脆扔掉。

在6个月中,这一家子过上了一种更简单的生活,他们感到更有意义的生活。不仅如此,贝克尔还发起了“简单生活”运动,向邻居、向读者推广他们的生活观念。

该书责编梁珍珍表示,贝克尔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念,当然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是鉴于现代人普遍面临着他的那种烦恼,他的解决办法就有了普遍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化的“心灵鸡汤”。

消费泛滥会偷走我们的自由

当今社会,拥有一台iPad,喝某种特定品牌的啤酒,住超大的房子,似乎就可以与“高质量生活”划等号。

“所有这些,如果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那没问题。问题在于,这些生活要求会不断延伸、升级、膨胀,最后演化成我们不堪的重负。我们会陷入一种没完没了的消费需求当中。”贝克尔意识到,消费一旦泛滥,人们就会远离精神的世界,越活越累。

这种“消费泛滥”,不仅是人性弱点造成,无所不知的商业进攻也是重大诱因。

“他们通过各种办法收集你的个人信息,目标营销越来越精准,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你防不胜防。主客观因素纠缠在一起,再清醒的人,也容易陷入消费泛滥。”贝克尔说。

这些商业性进攻,并非都像大街上撒传单那样明显——后者人们显然都懂得抗拒。现代商业性进攻达到了极高的段位,它们可以是一部电影,一篇散文,一部风景风情片,可以化身会员积分和会员卡,限时特价讯息,免费样品。他们通过很柔软、很隐秘的手段向人们进攻,使人接受“下一个消费目标”,树立下一个物质奋斗目标。

“他们夸大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满足感。他们让我们无所适从之后跟他们走。一个心智再正常的人,也经不起这种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

贝克尔不主张人们都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但他认为果断说“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史蒂夫·乔布斯的家里体现了极简的生活方式,他说:“我只需要一杯茶,一盏灯和一个音乐播放器”

清空那些从未读过的书

我们通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写字台、架子上挤满了令人尴尬的杂物、过期的参考书,从未读过的书。

贝克尔分享了他的体验:“想到那些自己曾经读过的书,我会问自己,那本书是否常用,或者会被定期推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把它留下来,以后做参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就把它从自己的工作空间拿走。当它们被清理了之后,我甚至感到几分释然。我再也不会让那些‘该读’的书成为负担。”

同时,贝克尔把挂在墙上、镶在镜框里的各种证书也都取下来,“其中有我的大学毕业证和执业许可证。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领悟到,把它们挂在墙上,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着想——无非是提醒客户们尊重我。而我把架子上堆满书籍的部分动机,其实就是向任何进入我办公室的人炫示:我博览群书,聪明智慧,值得尊重。”

一旦理解了自己的这个潜意识,他把三分之二用不到的书全部处理。之后他决定,再也不试图靠架子上藏书的数量,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简化书架?贝克尔的观念可资参考:

定义你品位的不是书籍多少,而是你的言谈举止,你在生活中的实际风度。书籍能帮你 “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不会定义你是谁,证明你富有还是贫穷;把好书赠予别人,是一种爱的行动。把一本不需要的好书闲置在书架上,意味着另一些人无法读到它;允许自己保留最珍爱的书籍,找出来,将它们放在身边。

【链接】多少双鞋才够

在书中,贝克尔谈到“足够”这个关键词。他认为“足够”来自对各种事情的不断尝试:它来自挑战性的偏见;它来自拥有更少的物品;它来自你对“少一些”的恐惧;它也来自拥有“多一些”带给你的错误安全感;它也来自拥有更多,然后全部失去,再找出你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可以说,“足够”是一门困难的功课。

他用鞋举例。

对一个人来说,到底有多少双鞋才是足够的?如果我们对极简生活感兴趣,我们可能会禁不住说,我们只需要一双。但实际上,除非你准备穿着工作鞋去花园,或者去篮球场,一双鞋可能并不够,你会需要至少两双。如果你想再有一双好鞋,以便周日访友或者出席特殊场合时穿,你或许需要三双。

那么,三双就足够了吗?也许对你而言足够了。或许还是不够。

问题在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有很多鞋(也许在鞋柜里有28双或者29双,而且我们要是发现鞋在打折,就会很乐意再买一双)。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告诉你为什么要挑战“人的实际需要”。

“我敢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的都比需要的更多。我们早就越过了足够的那个点,只是我们尚未意识到罢了。直到我们通过试验法发现我们实际的需要究竟是多少,否则,我们将永远意识不到。”贝克尔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