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7日讯(见习记者余金兰)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韩畈村的湖北岭逸生态百果园内,一片中式园林风格的建筑已初现雏形。10月15日,正值武汉的深秋,罗绪军坐在果园的小木屋里,一览眼前湖光山色。他心中满怀希冀:再过三年的秋天,就是果园的丰收时节。
今年50岁的企业家罗绪军作为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联副会长,一直致力于捐建“希望小学”,资助支教青年,关爱贫困学子,捐款累计突破3000万元。
2017年,罗绪军响应湖北省精准扶贫的号召,积极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口气帮扶了省内四个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韩畈村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让扶贫的可持续性更强?考虑到捐资捐物的公益扶贫不是长久之计,罗绪军决定以韩畈村为试点,开展产业扶贫。
留住青山绿水也留住财富
为建立生态果园,罗绪军联系了湖北岭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并支持该公司在韩畈和黄土园两村流转了近200亩地。
可这片地碎石遍布,水土流失严重,仅前期覆土、种草就花了100万。今年夏天,黄陂区久不降雨,连续干旱又使果树损失巨大。
但责任永远比困难大,方法永远比困难多。罗绪军请来了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支招。在专家的建议和规划下,挖走了干枯的藤蔓和树苗,重新平整土地。
如今,望着眼前平整坦荡的水泥路面、富有生机的小树苗和精致典雅的庭院,村民们都喜出望外,“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坡,贫瘠的土地上仅立着几棵松树呢?”
岭逸生态农业致力于把韩畈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典范,为村民们留下好环境、好田地,待果园实现经济效益,便能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这个生态基地也将成为帮助村里招商引资的平台。近期,已有3位企业家前来考察,准备在周边落地生态农业项目。
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
“在这上班蛮快活!”65岁的黄乡连婆婆一遍在果园里劳作,一边咧嘴笑着说。
岭逸生态百果园的建立,让家住韩畈村的黄婆婆得到了每亩每年380元的土地流转费,果园缺人帮忙时,她来做点轻松的工作,一天也能挣一百块钱。截止目前,果园给当地村民发放的劳务费就有将近100万元。
除了为当地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罗绪军今年还给长轩岭街的十位贫困大学生一人资助了5000元,并与一个长期贫困户结对帮扶五年,一年资助两万元。
因优质营商环境坚定产业扶贫信心
农业项目向来都是投资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岭逸生态百果园的建设已经前前后后花费了上千万元,但罗绪军坚持要把产业扶贫的道路摸索清楚,要带领韩畈村的村民富起来。
长轩岭街道的负责人表示,像罗绪军这样的企业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极大带动作用,既盘活了山水资源、闲置土地,又为当地引进了人才和权威指导、引进了优质果树品种。
选择韩畈村作为试点,罗绪军说,“我是来对了地方,遇对了人。”当地政府为帮助该建设项目及早动工,提供了容缺审批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些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街道相关负责人亲自上门协调,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同时为企业积极落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罗绪军深受感动,“街道真心把外来企业当自己人,我也会力所能及地为长轩岭发展服务。”
【编辑 张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