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公园成为市民的“私家花园”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华智超

眼下正是菜薹茎肥叶嫩的时节。洪山菜薹公园不久前在武汉市洪山区落成,这座公园创下两个“武汉第一”:第一座以蔬菜命名的公园;占地面积最小的公园。它有多小呢?仅占地8500平方米,据统计比2018年底全市最小的水果湖公园还小4700平方米。

为什么洪山菜薹公园这么小呢?到公园里转一圈,就有答案了:这座公园是典型的街头公园,位于石牌岭路与瑞景路交会处,除了西南面是被保护起来的“洪山菜薹”原产基地之外,其他几面都高楼环绕,这座公园是“挤”出来的一片绿地。

以往,江城公园都建在山林湖泊旁边,近年来,像洪山菜薹公园这样的小公园越来越多:从菜园和垃圾堆蝶变而来的韵湖公园、被小区环抱的王家墩公园……公园正在悄悄地走近市民身边,好似市民的“私家花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公园为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洪山菜薹公园面积虽不大,但功能齐全,篮球场、沙坑、休闲廊一应俱全,设计的蜿蜒绿道也颇费心思,自建成以来人流量不小。家住附近的居民为此点赞:“幸好有这座公园,让密集的小区有了透气的空间。”不仅如此,洪山区园林局工程师透露,该公园后期还会增加洪山菜薹的文化传说和科普宣传,成为宣扬洪山菜薹文化的平台。

相比大公园、大绿地,小公园选址更灵活,不需要依山傍水,只要有一点“边角余料”就能建,让公园绿地真正走进了市民生活。2017年,为了让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市园林和林业局联手武汉晚报,发动市民再寻“巴掌地”,建设“口袋公园”。“巴掌地”就是街头巷尾零星的空地,面积只有几百个平方米,建不了大公园,浪费了又太可惜,正好适合建“口袋公园”。“给我一块‘巴掌地’,还您一抹美美绿”,在市民广泛参与下,100多座“口袋公园”在江城各处“冒”了出来。

城市绿化“润物细无声”,既要有大公园,也要有出门就到的小公园。小公园在江城各处“开花结果”,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可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让公园走近市民,满足人们对出门见绿、生态宜居的向往,还邀请市民当“城市规划师”为“口袋公园”选址,体现了城市规划理念的进步。

【编辑:杨京】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