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通讯员荆彤 万金)和小伙伴在小区玩耍,左脚后跟撞上花坛,当时并未破皮出血,一周后左脚疼的走不了路,到医院检查竟患上急性骨髓炎,不得不接受“刮骨疗毒”。
今年10岁的男孩小刚家住汉口二七路,两周前的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后和小伙伴在小区玩耍。打闹时不小心,左脚脚跟撞上了路边花坛。“小孩子在一起玩,难免有些磕碰”小刚的妈妈说当时孩子没吵疼,他们也没把小伤放在心上。
一周前小刚告诉妈妈左脚后跟肿了,"当时我仍然没有在意,因为儿子平时就好动,以为是小伤过几天就好了",直到三天前小刚左脚疼痛进一步加重,影响走路,家长觉得不对劲,立即将他带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
接诊的小儿骨科主任李凡说,患者入院时左脚脚跟跟骨处红肿,摸一下都剧烈疼痛,踝关节稍微动一下也疼痛难忍,仔细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左脚受磕碰那段时间孩子有过感冒。经过检查,发现跟腱下有积液,查血示血象极高,而且住院后,疼痛症状还在加重,并出现体温持续发热并且不消退,初步诊断为左脚跟腱下脓肿和急性跟骨骨髓炎,需要立即手术。
昨天上午医生为小刚进行手术,术中发现,患者跟骨后方形成了12立方厘米(相当于矿泉水瓶盖体积大小)的脓腔,内有大量脓液,而在脓腔周围的跟骨也部分感染坏死,证实了术前的判断。医生将坏死的数枚骨屑清除,将周围所有炎性组织彻底刮除,然后通过一根导管持续注入药物冲洗感染部位,而另一根导管将冲洗的液体引流出体外,待感染控制后再拔掉导管,待新鲜组织长出来后再缝合伤口。
一次小小的磕碰为何会酿成骨髓炎呢?小刚的父母十分疑惑。该院小儿骨科主任李凡介绍,骨髓炎是一种骨感染,患者两周前左腿跟骨局部受到损伤,再加上当时有感冒,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全身游走,正好在脚跟受伤的部位停留“安营扎寨”,白细胞不能消灭细菌,故形成局部脓肿,细菌也会游走到附近的跟骨上造成骨感染,这种病称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对骨质破坏严重还会影响功能,影响发育。
“儿童好动平时有些小磕小碰确实难以避免,但受伤后,家长不要轻视”李凡主任提醒,“如果疼痛不好转反而逐渐加重,疼痛程度又与一般受伤不符,并出现发热不消退,需要高度怀疑骨感染。”儿童受伤,有时皮肤并无破溃,但受伤部位可能会细菌停留、繁殖,形成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发热感染等一系列症状。家长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小孩撞伤后要用冰敷,同时24小时内要用绷带进行局部加压,减少局部出血和避免形成血肿。若撞伤后破溃,出现局部热痛、红肿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因局部的感染而引起骨头感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