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大排查”后,武汉社区情况怎样?市民感受如何?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0日讯 武汉全市进行为期三天的拉网式“大排查”后,各区已“交卷”。目前,居民社区的实际情况怎样?市民们感受如何?2月20日上午,长江日报-长江网三路记者现场直击9个社区。

【向他们看齐 测温,守门一个都不少】

1、江岸花桥一村小区:

登记测温后可出行

早上9时10分,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花桥一村小区看到,小区出入口处有三名人员值守,出入人员均持有通行证明,并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出。在小区门口,7号楼的蔡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她已经接到几次排查电话,菜品也是在网上购买,然后在小区门口拿。

门口值守的下沉党员——武汉农商行工作人员雷女士介绍,白天值守以下沉党员为主体,下午五点半后,由小区志愿者和门卫负责。同时花桥社区还为居民提供一些代为购药、代为充天然气等服务。

值守人员正在认真登记持有证明出外上班的小区居民 记者吴昊 摄

2、东西湖开屏里社区:

业主自发组织团购蔬菜

与2月19日相比,东西湖区开屏里社区封控,执行得更加严格。雅秀路两头除了有佩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检查测温外,还要查验通行证。

在查遗补漏方面,有很大改善:家住博大佳园的张女士透露,因为这些天一直没下楼,不知道单元入口贴有社区公布的网格qq群。19日下午,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致电她家,要求自报体温。

在生活保障方面,部分业主自发团购蔬菜进小区。大白菜、花菜、包菜,莴苣和泥蒿,满满17斤一大袋,只要50元。明珠小区业主张桂荣和尹先旗牵头组织的30份团购蔬菜,打包后准时送达小区,随后由两人一一通知分发。

据介绍,这些便宜蔬菜,主要来自东西湖区三店的菜农所种植。这种直销模式,既解决了菜农卖菜难,也解决了小区居民封控期间的吃菜难。

东西湖明珠小区业主张桂荣等人组织业主团购蔬菜 记者尹勤兵 摄

3、洪山区大华社区:

下沉干部帮忙分发居民自主团购物资

上午11时,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洪山区大华社区二期东二门看到,4名下沉到社区的区直单位干部,正在帮忙分发居民团购的物资。“你好,你买的德华楼的饺子已经到了,到三期东二门来取一下。”记者注意到,地上,还放着8份待领取的包裹。

协助分发物资的下沉干部周璇介绍,这些包裹上午10点15左右,就已送到这里,“是居民自己团购的,一共有98份,居民团长住一期,把他那边的带走了,二、三期的我们帮他发。”

分发物资所在的三期东二门,与二期西二门隔街,相距10米左右,“在这方便两边居民来拿。”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前来取货的居民大部分都很自觉,接到电话后,陆续下楼,来到小区门岗,确认无其他居民后,才上前领取。

已经在此值守数日的周璇告诉记者,下午要“打大仗”,“一般上午是居民自发团购的物资,还不算太多,下午还有社区集体订购的鲜鱼,我们也会维持居民秩序”。

记者看到,直到中午12点30分,还陆续有蔡林记等公司的送货车辆,前来配送。居民们都自觉在小区门岗内取货。

上午11点30分,大华社区居民自发团购了98份德华楼的饺子和年糕,下沉干部在为二期、三期门口,为居民分发 记者汪峥 摄

4、硚口区民意社区:

出入均持有“路条”

2月20日早上11时左右,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来到硚口区民意社区中山大道出入口,这里有六七名下沉干部值守,居民出入均持有“路条”,并检测体温。

一名值守干部介绍,这个小区比较老旧,人员密度高,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宣传,大部分居民还比较配合,今天早上社区刚刚组织一批菜品,已经送进小区了。

正在记者询问情况期间,一名快递员送来一份快递,报了楼栋号后就离开了,由一名值守人员代为送进小区。

在民意社区出入口,值守人员正在认真地检查一位出入居民的通行证明 记者吴昊 摄

5、武昌区百瑞景社区:

执行公务人员出行 一律登记测体温

上午10时许,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百瑞景社区宝通寺路上,看见除零星快递员,街面几乎不见行人。

该社区多个小区出入口,目测均已经关闭。在百瑞景五期武锅路出口,4名物业人员和2名下沉干部正此值守。

10时07分,一名持公安系统单位证明的居民,准备外出赴单位工作。值守人员核实身份证信息后,对其检测体温,“36.4度,正常,”并将居民姓名、出行事由及时间登记后,予以放行。记者注意到,该居民携带了两大包行囊,他说,“回单位上班,出去就不回来住了”。

记者查看了该岗亭出行登记表,截至上午10时15分,该小区共有16名居民出行,其中7人为亚心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医疗单位工作人员,其余则为武汉地铁集团、供销社等职能部门人员。

记者在此观察时,未发现其他居民出行。值守的物业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只有持工作证明居民可出行,“一般人现在都很自觉,不出来”。在该岗亭值守的物业人员表示,他说,目前岗亭每日值守两班,早7点至晚7点轮班,“吃饭也是送过来,就在岗亭吃”。

记者注意到,该出入口还摆放有一张桌子,贴着“业主物资临时存放点” 标识,现场下沉干部介绍,居民自行团购或社区集中配送的物资,都会放在这里,然后由工作人员组织,通知居民逐户出门,分时领取。

百瑞景五期门岗,外出执行公务的居民,正在接受体温检测 记者汪峥 摄

6、硚口区的汉水熙园小区:

医护人员家属有特别关照,微信群帮业主代购药品

在硚口区的汉水熙园小区,该小区800多户,由国资硚房集团下属的物业公司管理。

记者注意到,自执行严格封控后,除战疫人员凭证和测温出入外,其他小区居民一律不得外出。为压实工作,物业人员、下沉干部和社区人员,共有70多人,并成立党支部,为小区业主保障服务。这两天,挨家挨户测量体温、录入信息。

物业童经理透露,外地捐赠的蔬菜,会分发给特困户和18名医护人员家属;为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专门有专人对接服务。

部分业主团购蔬菜,每天物流车辆按要求卸货到指定场所,业主须按1.5米至2米的间距排队领取。“相比平时,菜价略贵一点,大家可以接受,”一业主说。

物业人员建群服务,对一些居民所需的常见药物,集中代为采购和送药上门,一些特殊药品,则收集药名后统一派专人采购。

汉水熙园物业指定位置,组织业主有序分发蔬菜 记者尹勤兵 摄

【管控较严,但缺乏物资】

7、江岸区一元街同福社区:

挡板封闭只留一个出口,团购不便,缺额温枪

10时30分,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来到江岸区一元街同福社区,这里有两名下沉干部在值守,正在为一位送药进社区的人员登记。值守人员介绍,这是个老社区,现在周围全部用挡板封闭了,只留一个口子出入。目前,就是买菜团购常常凑不齐份数,居民有点意见,现在社区正在想办法。旁边一位黄衣服居民补充说:“说是下午要解决。”

同时,记者发现,进入人员没有测量体温。值守人员说,街道只有4个额温枪,不是每个社区都有的,这个值守点只有一个腋下的测温计,不方便测,只有靠出入人员自己登记体温。

一位送药进同福社区的市民正在值守处登记 记者吴昊 摄

【仍需加强管控 无人值守 可随意进出】

8、硚口区紫薇小区:

门岗形同虚设

上午10时,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走访了硚口区紫薇小区。此前,该小区居民蔡先生(化姓)称,该小区虽然留下唯一临汉江的出口,但居民出入自由,并不测温和检查证件。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注意到,驻守小区的几名物业保安,有人扯下口罩讲话和抽烟,对进入小区人员,确实存在不查证和不测温情况。

“一把菠菜,两棵油麦菜,5颗小土豆,花了39元。”一小区女业主称,家里实在没菜了,才出门到附近的小超市采购。老年常用药方面,女业主称,平时50元一盒的糖尿病的药,价格涨到了70多元。

一位小区70多岁的老人出门买菜回来表示,因为不会像年轻人网上团购,只有到附近小超市买。

9、江岸一元街扬子社区:

随意出入无测温

10时许,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来到一元街扬子社区,发现仅有一名志愿者值守,铁门的门禁为打开状态,可以随意拉开。

在记者观察的15分钟时间内,有五人进出,有三人无人询问,直接出入,有两人接受了简单地询问后就出了门,并未接收体温检测。

门口值守的社区志愿者告诉记者,这个通道是小区和隔壁的武汉中心医院共用,所以常有医院人员出入,他们也分辨不清,所以有时候也就不问了,不过认识的小区居民他们还是会问一下的。她还说,自己也是住在这个小区的,还没有听说社区组织团购,自己家买菜主要依靠自己的母亲去买。(记者吴昊 尹勤兵 汪峥 林敏)

【编辑:付豪 黄亚婷】

(作者:吴昊 尹勤兵 汪峥 林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