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团、鲜肉团、活鱼团……这些社区居民“团购”日子过得“还不错”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1日讯 业主想吃活鱼,物业联系市郊的鱼塘送到小区门口;老婆想吃特产周黑鸭,小区业主火速成团美味入手;德华楼的饺子、仟吉的面包,除了蔬菜、鲜肉等生活必需品团购,各个小区的“特色团”不断;还有的居民感慨,小区团购竟然准备团“网红奶茶”,让她感慨虽然小区虽然封闭了,但生活丰富依旧。

居民们宅家的生活状态变成各种购物“接龙”。家住汉口红桥城的徐先生说,“接龙的群太多,为了避免错过哪条团购信息,干脆登陆电脑微信守着看。”

老旧小区里边,一栋楼居民少社区不方便成团,可以参加隔壁楼栋的团购,社区也会主动帮助业主团购、代购,有些老人不会玩手机,邻居们也会帮忙下单,电话通知取货。

21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了市内七个新旧小区的居民,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物资的采购现状,社区、物业如何为居民提供物资保障。

坐标:江岸汇悦天地小区

户主想吃鱼,物业从吴家山拖来一车活鱼

小区居民团购的活鱼

20日晚10点,一辆载满活鱼的货车停在江岸区塔子湖社区汇悦天地小区门口,物业工作人员收到鱼后,通知户主陆续下来领取鱼,一直到第二天凌晨货车才慢慢驶离小区。

“小区很多人都想吃鱼,但现在卖鱼渠道很紧缺,交通也不方便,所以我们就联系了一个在吴家山的鱼塘,向他们采购。” 汇悦天地物业的张经理说,从疫情开始后,她就开始搜罗各种食品供货渠道。19日打听到吴家山的一个鱼塘有对武汉市区提供活鱼套餐的服务,于是和同事王飞一起买了这个活鱼套餐,觉得不错,就推荐给了一个熟悉的户主李菊兰。李菊兰阿姨退休了,是个热心户主,她自发地建了一个“汇悦天地鱼群”微信群。

大约有80个住户入了群,张经理把产品目录发到群里,128元9斤活鱼,大家开始在群里接龙买鱼。微信群里,有40多个人响应购买。张经理在20日中午时候同鱼塘下单,晚上活鱼到货后,通知户主分批下楼领取、最后自行微信扫码支付。

“9斤的活鱼套餐,我这里有鲩鱼、鳊鱼、喜头鱼等,蛮新鲜的。” 李菊兰把鱼处理好,打算第二天中午做一个红烧鱼。

据张经理透露,目前小区主要通过6个楼管收集户主的需求,成立了各种物资需求微信群,前段时间分三次,免费给户主赠送水果、蔬菜等。 

坐标:航空路汉口新界广场

菜肉蛋是基本保障,连德华楼的饺子、活鱼也可以团了

“活鱼也可以团了,很方便。”21日,航空路汉口新界广场业主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小区是个新小区,去年5月才入住进来,入住的业主大概有800多户。这段时间,物业的“管家”管得更“宽”了,除了蔬菜肉蛋,连德华的饺子、活鱼都有了。

十几天前,物业已经组织起了团购群,对接附近的中百仓储台北路、盒马太和里广场店以及附近的today便利店等。

“团一次,家里的肉蛋菜可以吃3天。”陈女士说,在等待对接超市到货的空当期,小区居民吃菜还有各种“候补团”,比如物业组织了一批蔬菜货源,一份100元的套餐,包括土豆、白萝卜、西蓝花、黄瓜、莴苣等11个品种,约28斤。大家在群里接龙、付款,备注楼栋门牌号,第二天下午就可以收货。

除了常规的米面油外,各种“团”都来了。周黑鸭、仟吉、皇冠、就连德华的饺子也可以参团。

居民还很“欠”活鲜。武汉万科物业汉口区域经理席贝贝告诉记者,这几天,公司组织了一次活鱼团购,共团购了6000多斤鲜活鲫鱼,已配送到武汉16个住宅小区。21日,她所管辖的汉口新界广场也启动了鲜活草鱼的团购,截止到21日下午3点,已收到业主150份订单,每份一条草鱼,4斤左右,40元。各楼栋的“管家”收集订单后,提交后台,预计3天后,从新洲鱼塘拉来的活鱼就可以到小区了。

席贝贝说,为了让业主尽量领到活鱼,准备将小区夏天给孩子们玩的“充气泳池”拿出来,将鱼卸下,养在清水中,再分装。分装后,物业会通知业主下楼领取,对于孤寡老人或者不方便的居民,则安排管家送上门。

坐标:万科汉阳国际

团购送菜、天然气圈存,小区物业成了居民“管家”

21日一早,家住万科汉阳国际c区的袁女士,在朋友圈里看到了物业管家发布的团购新鲜草鱼的信息,一份40元,300份成团,袁女士迅速下了单。自武汉疫情管控措施升级以来,团购蔬菜,天然气圈存,联系药店,小区消毒,物业已经成了居民们的生活“管家”。

“菜放门口了。”数天前,袁女士通过物业组织的蔬菜团购,下单了一份50元的蔬菜套餐,第二天一早,物业管家将蔬菜配送到自家门口,随后按响门铃,微信留言告知。袁女士说,这段时间,团购套餐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除了蔬菜,禽蛋,肉类套餐,这两天还有新鲜活鱼。团购成功后,一般隔天就能送到。

疫情管控升级后,一些居民家中的天然气圈存也成了问题。袁女士介绍,目前,物业已经集中组织了两次天然气集体圈存,只要大家将天然气卡上贴好自己的门房号,在指定的时间放在指定区域,会由物业帮大家统一圈存。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物业还联系了小区附近仍然营业的便利店,药店及水果店,将这些店铺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公布给小区居民。如果有购买需求,居民则可以直接与店家联系。

袁女士说,住进小区开始,就添加了自己所在区域物业管家的微信,从来也不知道他们叫什么。但这次疫情期间,他们真正成了居民们的管家。

坐标:永清街卢沟桥3号

一栋楼的老旧小区:

自己小区人不够,跟着隔壁小区一起团

各个社区都开始搞线上团购了,老旧社区的居民怎么办?家住永清街卢沟桥3号的金女士天天都在为如何买东西发愁:“每天一睁眼就想家里还需要买点什么,各种办法都在尝试。”

金女士所在小区是典型老小区,只有一栋楼,总共40户人家,现在真正有人的只有十几户。鉴于各个超市网上团购最低30户起的门槛,金女士所在小区肯定“团不起来”。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这栋楼目前还没封闭管理,我赶紧加入了隔壁小区的团购群,他们人多,我昨天就跟着他们一起团了一箱苹果,今天正在研究怎么过去拿回来。”

由于各小区戒严规定可能随时有变,金女士也不能全指望与隔壁小区拼团这一份解决方案。“万一我们楼栋封闭了,万一他们小区不让我去拿,怎么办?”

除了跟着隔壁小区搞点团购,金女士还找了跑腿小哥代购了一些蔬菜和肉。“代跑腿是别人介绍的,现在街头还有一些便利店或生鲜店开着。我加了跑腿小哥微信,把购物需求发给他,他拿着清单去买。代购一趟的劳务费50元。”

相比团购模式,金女士觉得代跑腿这种方式还不错。跑腿小哥在购买现场会通过视频方式让她看到生鲜店里情况,除了价格,视频可直观看到商品的新鲜程度。“那天我看到肉不错,就让他多买了点,一次跑腿买了500多元的东西,够吃一段时间了。跑腿代购的商品放在我家楼下,我下去拿,我们也实现了无接触配送。超市打印小票在购物袋里,我按小票付款,钱货两清,挺方便。”

昨天,金女士家里米都没有了,看到附近便民超市还开着,她赶紧又叫饿了么外卖小哥从便利店买了一袋米。“最近真的是各种方式都在尝试,团购、跑腿、代购都有。每天睁开眼就研究如何买买买。刚刚还有人说我们这边可以送菜上门,我也准备试试。”

外卖、跑腿之外,金女士还尝试各种网购。“我在京东上也买了东西,28日才能到货。”

坐标:积玉桥街新生路新生里社区

多栋楼的老旧社区:像上学点名,挨家挨户下楼拿货

家住积玉桥街新生路的胡女士,所在的新生里社区也是一个老旧社区。因为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早在武汉市各超市开通社区团购模式之前,这里的就推行了社区网格员代购模式。

“我正好住在新生里社区办公室斜对面,以前经常听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对着我们这边喊:*栋的谁谁谁,你不要下楼啊,快上去,你想买什么?我帮你去买。现在有了网格员网上代购模式,这种喊声就没有了。”

现在,新生里社区全部采用社区网格员代购。一个网格员对应几栋楼。胡女士所在的这栋楼就被称为“九栋”。每天大家在群里报体温的同时,九栋的社区网格员会在九栋住户微信群里收集各家各户的购物需求,米面油、蔬菜水果、各种生活用品以及药品都可以报给社区网格员。

微信群里,住户会挨家挨户接龙写下楼栋、单元号、电话和购买需求。每天中午12点截单。社区网格员外出联系采购,全部都是按各个住户的清单个性化购买。

东西买到之后,社区网格员再一家一户通知住户们下楼去拿。“就好像小学生点名一样,喊到谁家谁就下去拿。一家拿完上楼之后,再通知第二家下楼。这样可以避免拿错,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据胡女士介绍,老小区的邻里关系都很好,这里有一些住户是孤寡老人,还有一些年纪大的父母不会手机,但邻居之间都会帮忙照顾帮他们把购物需求发到群里。

截至目前,胡女士都还没有听说谁遇到什么买东西不方便的情况。“虽说我们不像那些现代化有物业的小区那样搞30订单、50订单套餐价起团,但我们这种按需求个性化购买的方式其实更实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场疫情下来,小区里的人我也基本都认识了。不仅是我所在小区,我们社区分管的几个老小区之间也变得更加熟悉。”

坐标:汉口红桥城

“老婆想吃的周黑鸭都团到了”,小区团购一呼百应

小区里边免费发放的蔬菜

21日下午,家住汉口红桥城的徐先生在线等 “团长”通知,随时准备下楼去取前天定的团购,这单团购让他觉得“蛮可以”。原来,一直宅家的老婆心心念念的“周黑鸭”即将到货。

实行小区封闭管理之后,很多人担心外面的商品可能紧缺,老婆以为周黑鸭这类特色商品肯定很难吃到,没想到这快就团到手。“有么司说的咧,连这都团到了,我们小区的物资供应肯定可以撒!”

当天下午,他还在小区群收到消息,有热心业主为大家筹措到免费蔬菜,有大白菜、白萝卜等品种,赶紧拿着袋子下楼按秩序领取。“菜品蛮新鲜的,领了1棵大白菜、3个白萝卜”,徐先生高兴地说道。

徐先生家住汉口红桥城,一家三口在家里已经待了快30天,小区封闭管理以来,他们靠着线上购物APP、小区业主团购,采买到各种生活物资,从蔬菜、肉类、面包、零食、消毒用品等,只要有业主在群里呼叫团购,有需求的业主们会积极响应,“基本都能成团,就像是一呼百应。”

徐先生介绍,所在的小区团购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业主们在群里组织的团购,到货后在小区门口保持距离挨个领取;一种是小区门口的各种商铺和餐馆,他们春节期间也囤了些物资,会在门口张贴群二维码,方便小区居民加群,在线上预订购买;第三种是小区内有物资采购资源的热心业主,联合物业团购生活物资,按照楼栋进行采购和分发。

徐先生说,家里的“囤货”这两天还挺“充裕”,领了免费蔬菜和团购蔬菜,有莲藕、大蒜、青椒、茄子、红菜薹等,还买到周黑鸭、砂糖橘;前两天买的排骨、速冻饺子、面包、零食等,一家三口在家里又可以几天不用出门取货了,“也不用天天惦记着群里的接龙了”。

坐标:汉口绿地中心

90后业主组队团购

各类菜品换着吃

买肉群、药品群、罗森群、拼鱼群、奶茶群……2月21日,金亚飞打开微信,十多个团购群消息扑面而来。“今天上午组了盒马的团购,一共30多人参加。下午2点,又组了个奶茶团,一共27份,下午还要开两个团。”忙到下午3点,金亚飞才吃上午饭。

1996年出生的金亚飞是江岸区塔子湖街道汉口绿地中心小区业主,现在也是“绿地团购群”的“团长”。成为一个管理着200多人采购群的“团长”,对这个90后来说,“有一些偶然”。

1月21日开始,绿地汉口中心就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考虑到居民买菜不方便,物业联系蔬菜、蛋类、鱼、肉、虾供货渠道,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买菜群。“小区一共9栋楼,建起9个买菜群,覆盖人数达到1600多人。”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

随着小区封闭的时间延长,加上统一团购的菜品种类较固定,业主们一些个性化需求渐渐难以满足。一周前,金亚飞想团些生鲜产品,但一个人无法参团,她便在物业组织的团购群里,询问是否有一起购买的业主。

一栋楼团购凑不齐,她便另外建起一个采购群,号召参团的业主帮忙在其他楼栋群里推广,一天之内,进群人数达到了100多人。

一开始,金亚飞主要是组织在盒马鲜生上进行团购。每天她与商家对接,对方将团购套餐发给她,她再发到群里,有需要的业主报需求,她再一一统计。

随着群内人数的增加,大家的需求也五花八门。还有不少热心的业主主动推荐各类商品渠道,其中一个居民联系到一家婴幼儿供货商,提供尿不湿、婴儿奶粉等商品。各类渠道再由金亚飞一一对接,组织大家一起团购。

随着小区业主团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金亚飞便发动了三名热心业主加入,四人组成了团购队。他们每天根据居民需要,按照物品种类开发不同的团购小群。

“比如奶茶群、米油群、药品群,每开一个团就建一个小群,一人负责一个群。居民报需求,我们负责统计、对接商家,货到小区大门口,物业人员帮忙接收。业主也可以自己去门口取,或者物业帮忙送到业主家门口。”金亚飞介绍。

目前,小区居民通过业主自己组织的团购,可以购买到十多种不同种类的鱼,还有牛肉、基围虾、水果、仟吉、奶茶、奶粉、纸尿裤等各类商品。

业主“以物换物”互帮互助

紧缺的用品主动送上门

小区业主陈女士也通过“绿地团购群”,购买到不少生活所需,她还通过团购群,建起一个十多人的物品交换群。

几天前,亲戚给陈女士家里送来一些面包,“家里也吃不完,这个时候面包也不好买,就想着要不给大家送一点。”陈女士介绍,当时家里正好缺调料,她就在团购群里发消息,“如果有多余的调料,自己可以用面包来换”。

消息发出去后,很快有业主回应,她就建起了一个小群,需要换购的都可以进群。第一次换购,陈女士用一块面包,和一户业主换了12个鸡蛋。“现在采购主要通过团购,物资可能会存在不需要或吃不完,物品换购,其实也可以节约资源。”

有时候有好几家一起参与,陈女士就和大家约定好时间,带上物品到指定地点,隔着一定距离进行交换。“有的带来2瓶醋、有的带来一袋干辣椒、有的还给了一袋汤圆。”陈女士参与了两次换购,家里的面包基本上分完了。

“疫情时期,大家抱团在一起,互帮互助是很好的。”一次得知金亚飞家里的调料盒不够了,陈女士还主动把家里多余的调料盒拿过去送给她。

小区业主彭先生介绍,有的业主需要尿不湿等急需的生活用品,邻居就主动将多的放在业主家门口,取的业主会用牛奶、水果回赠,表达心意,邻里之间非常温暖。

同时,考虑到团购群较多,容易造成人员精力分散,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与“团长”对接供货渠道,后续将组织小区业主统一在物业建立的大群里进行团购,通过物业和业主联手,一起为居民提供服务。

(记者郭可滢 孙珺 蔡欣星 张珺 龚萍 陈俞 李婷)

【编辑:刘明 戴容】

(作者:郭可滢 孙珺 蔡欣星 张珺 龚萍 陈俞 李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