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行医救人,重庆女护士带着家训来汉战“疫”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8日讯(记者史强 通讯员向雅诗)“德深似海。对年迈病人心贴如父母;与已平年之人,兄弟姐妹关照;对病婴‘自身’骨肉相待……”,32年前,曾做过军医的罗继宏挥笔写下一封家训,告诫子孙后代从医者须知医者仁心,这寥寥百余字也成为罗家之后三代人的家风和行医救人的准则。

罗玲在一线护理患者   罗玲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32岁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护士罗玲拿着这份家训,一再请战来到武汉,如同父辈们一样,她将患者视作亲人,让自己成为患者可以信赖的依靠。

再次穿上护士服格外珍惜

罗玲是重庆綦江永新镇人,一家四代行医,从曾祖辈开始,她的爷爷、父亲、叔叔和弟弟都是医生。罗玲毕业后在当地一家乡镇医院当护士。

2010年,当了两年护士的罗玲选择辞职,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有更多尝试。随后,她离开家乡去河南郑州,开了一家服装店。

又过了两年,罗玲有了孩子,她将生意停掉,回家专心照顾孩子和父母,同时也在父亲的诊所帮忙,她逐渐发现,医院的味道一直让她心生亲近。

2015年,重庆九龙坡区中医院招聘护士,她下定决心去应聘,顺利成为一名ICU护士。

百字家训成为罗家做人做事的标准

罗玲手机里存着爷爷手写的家训  罗玲供图

“德深似海。对年迈病人心贴如父母;与已平年之人,兄弟姐妹关照;对病婴‘自身’骨肉相待……”,1988年,罗玲的爷爷罗继宏写下了这样一篇文字。“这份‘家训’是前几年无意中发现的,但其实几代人言传身教,医者仁心早已成为罗家的家风。”罗玲说。

罗玲的父亲罗立志在镇上的小诊所,对每一位求医者都尽量给予帮助。很多农村来的患者输液时没饭吃,罗立志就会从锅里盛上一碗饭,让女儿送去;有些山里来的患者错过了回家的班车,罗立志会开车免费送他们回家。

有一年夏天,一位山民脚被毒蛇咬了,送来诊所治疗完毕已近凌晨,罗立志开车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将人安全送回家,也不收其他费用。他总是说,农民挣钱不易,自己能帮就尽量帮一点。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待患者如亲人”早已在罗玲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家训”助阵,一再请战终成功

1月25日,看到医院在征集人员驰援武汉,罗玲和同事们一起交了请战书,大家都按上了手印。

等到2月1日,发现名单还没公布,罗玲找到护士长询问情况,护士长告诉她,院领导担心她身体瘦弱,“可能连防护服都撑不起来”。罗玲体格瘦小,身高1.54米,体重只有78斤。“一件衣服不行,我就多穿几件,总能把防护服撑起来。”罗玲请护士长再跟领导沟通一下。

过了几个小时,罗玲仍然没有接到电话,决定再争取一次。她将手机里保存的“家训”图片发给了护士长,请她务必给院领导看一看,答应自己的请战要求。最终,院领导被打动,同意她随队来汉。

出发前,父母和孩子都来送她,父母让她在前方安心工作,好好救人,后方的事不用操心。

老人躺在床上向她和同事敬礼

2月2日晚,罗玲随重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随后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罗玲在16楼危重症病区,主要和团队一起负责管理21床-44床,大家6人一组,4小时轮班一次,24小时照料患者。

休息时间,罗玲仍在工作   记者史强 摄

工作之余,她每天都会和家里联系,而每次打电话,她都会听到父亲的“絮叨”——要时刻记着爷爷的家训,待病人如亲人,成为患者可以信赖的依靠,“每天必定要叮嘱一次,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罗玲笑着说,实际上,她一刻也未曾忘记。

一次,罗玲发现有位老人口渴找水,她赶紧给老人倒上水。事后,她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没有任务时总拿着水壶走来走去,哪位患者需要,就马上给对方倒上一杯热水。

病房有一位90多岁的患者,是位退役军人,患有脑梗无法正常说话,心情不好时会对测血压、打针的护士发发脾气。罗玲从来没有计较,一直拿他当自己的爷爷看待,半夜帮他盖好被子,吃喝拉撒样样尽心。

一次,罗玲和同事给老人盖被子时,老人突然颤巍巍给她们敬了一个军礼。此情此景,也让她对爷爷的家训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编辑:周茜 邹丹雨】

(作者:史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