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电池或比充电宝更优越 小学生亲手做柠檬电池给手机充电

(记者郭可滢 通讯员彭惠)酸酸的柠檬也能给手机充电?7日上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公园大课堂走进常青公园,15个高年级小学生跟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子学院的研究生李亚武老师,用柠檬做充电电池点亮灯泡、给手机充电,并通过实验验证增大电池电压的合适条件,一同体验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做科学小发明。

“在手机充电领域,水果电池说不定比充电宝更优越哦!”课堂刚一开始,李老师就抛出一个惊人的假设。在孩子们的一片怀疑声中,老师开始讲解水果电池的原理,即由电极和电解质产生的化学反应获得电能,来给手机充电或点亮小灯泡。电极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用不容易生锈的铜片和容易生锈的锌片代替,而电解质用酸性物质柠檬来代替。

“半颗柠檬可以带来1伏的电压,为手机充电通常需要4伏。”依据水果电池的原理,李老师教孩子们做柠檬电池,用代表正、负极的铜片和锌片将4个半颗的柠檬首尾相接,串联在一起,在首尾端用小夹子接入小灯泡,灯泡果然亮了起来。“2个柠檬构成的水果电池就能给手机充电,水果电池本身不需要充电,能给手机充一个月的电,比充电宝更环保、更节能哦!”在亲手做好一个柠檬电池后,孩子们才相信水果电池比想象中的电量更足。

等孩子们都做好电池后,老师教他们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虽然是用同样的材料包做出的电池,可是每个电池的电压都不尽相同,有的是3.5伏,有的是3.7伏,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解释道,柠檬的果肉就是一个电解质,铜片和锌片插入果肉越深,两片相隔越近,获得的电压就越大。大家纷纷调整电极片插入的深度和相对位置,再用万用表测量,果然印证了老师的假设结论。

来自育才怡康小学四年级(8)班的张炳文说,我的柠檬电池测量出的电压是3.5伏。第一次亲手做科学小发明,原来只要掌握原理,一点都不难呢。

除了柠檬以外,苹果、食醋等也能用来做电池。活动结束之时,李老师希望孩子们回家后,能根据科学原理,利用手边的物件尝试做不同材质的小电池。来自常青公园的许从建介绍,今年常青公园的大课堂活动全部围绕生活中的物件与自然科学的连接点展开,例如:用植物做化肥,用花草做驱蚊液等等,期待更多学生参加后续的大课堂活动。

【编辑:陶可祎】


(作者:武汉公园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