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自己的生命,活着别人的思维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前一阵,“奥数天才坠落”的事件成为网络热点。一个曾经的“奥数天才”,能大学肄业吗?不能吗?能在二流师范做个普通老师吗?不能吗……后来主人公出来回应:我没有坠落,我在脚踏实地。

再往前溯,北大才子卖猪肉也曾经轰动一时,受尽冷眼,直到最近主人公把连锁店开到了700家,身家180个亿,众人才如梦初醒——原先以为这是个自暴自弃的故事,原来是碗卧薪尝胆的鸡汤。

还有名人,比如沈从文。“沈从文的文凭”便是一味即食即用长盛不衰的鸡汤原料。以小学没有毕业的第一学历,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名人与大学互相成为传奇。但是,有清晰史料证明,当年西南联大聘任沈从文的时候,条件清清楚楚,其中讲师聘任有三项条件,其中一项为“于专门职业有特殊经验者。”1939年的沈从文,已有包括《边城》在内的大量小说问世,已是著名作家,所以,他并不算时为国文系主任的朱自清个人特招。

大众仍津津乐道于“小学生当北大教授”的传奇性,但是,很少有人耐心看完后面的故事。沈从文晚年在历史博物馆工作,常要向游客解说文物。“堂堂大学教授给三五游客讲解”,沈从文自己,却豁达自如,泰然自若。

喧哗总像浪潮一般,呼啦般来,呼啦般去,做自己,实在需要强大的定力。

表面上看,也许是舆论的人云亦云,也许是成功学的急功近利,各种学历、年龄、群体、道德标签漫天飞舞,更深入地说,因为人们对无形的实力没有把握,只好抓住有形的标签,来定位个人在社会的坐标。对别人这样,对自己也这样。今天喝下这碗鸡汤,明天喝下那碗鸡汤,今天读一点博奕论,明天听一点成功学,然后到了自己的重要人生节点,只好出门广泛征求意见——自己的事,不需要自我判断吗?为何用自己的生命,活着别人的思维?

几天前,马云在以色列发表演讲时透露,阿里巴巴招人,没有任何学历要求,也不会给清华北大学生专门通道。他说,如果你毕业于名校,请尊重那些差劲一些学校的学生;不管你来自什么学校,请尊重自己。

这话不错。做自己,需要定力;尊重自己,需要能力。沈从文的学历故事,或是肤浅者的谈资,或是读书人的投机,但决不是沈从文自己的小确幸。

【编辑:张颖惠】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