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8日讯 校园绿化率不到位,管!食堂炒菜用的味精超标,管!学校功能室翻新该用多少钱,管!17日,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成立八大家长志愿者项目组,进一步给家长放权,首批130名来自各个年级的家长代表将全面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和班级管理,促进学校现代化学校创建。
“师傅,您用的这个味精是什么牌子的,平时炒菜一般放多少量?”“其余的米和油以及酱料都放在哪儿?”17日下午,育才怡康小学食堂来了二十多名“不速之客”,有的举起手机四处拍照,有的见缝插针地“逮住”师傅发问。据了解,这些“不速之客”都是该校学生家长,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学校“膳食委员会志愿服务项目组”成员。
在四(2)班教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教学生们用不织布等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手偶玩具。这位老者名叫张国鼎,既是该班学生张祡辰的爷爷,也是学校“学生拓展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组”成员。张大爷和他的小组成员们,要发挥各自的特长、爱好或整合社会资源,每月至少开展两次走进班级活动。
据了解,育才怡康小学多年来致力于多渠道进行家校合作。今年,学校以现代化创建为契机,深入研究家校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展家长参与领域,开展开放式办学,力求让每位家长都走进校园,全面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和班级管理,促进学校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
目前,学校成立了包括:膳食委员会志愿服务、学生拓展教育志愿服务、家庭教育宣讲志愿服务、校报筹划志愿服务项目、校园文化策划志愿服务、新时代学生素养评估志愿服务、全智能数字化互动平台建设志愿服务、课程资源拓展志愿服务等八大主题家长志愿服务项目组,涉及学生素养培养和评价、学生生活和健康,融合学校现代化综合治理理念,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后勤各方面管理阵地。
“家长不是教育的配角,家长要当好教育的主角。”育才怡康小学校长吴亚玲表示,学校成立家长志愿者项目组,是让更多热心于教育,有志于见证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社区人士和家长们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参与决策、参与服务、参与管理、参与评价,让家长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参谋者,学生学科素养的评估者,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推动者,学校重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膳食管委会的管理者。形成家长参与学校共治的固定化研究制、常态化工作制、动态化评价制。后期,学校会将八大服务项目在课堂上、主题教育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日中逐步实施,落实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希望能借助家长中有利有效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共同孕育怡康幸福学子,成就孩子们幸福人生。(记者向洁 通讯员乐钢 郑波)
【编辑:张颖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