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雅事件”出现反转,别做键盘侠,真相不能变成稀缺品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小凤雅之死这两天在网络空间刷屏。

要描述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从24日到25日,这件事以完全不同的两种面目呈现。

第一种,小凤雅的母亲通过网络筹款15万,并没有用于小凤雅的治疗,而“重男轻女”地给哥哥治疗兔唇,当公益组织与志愿者前往探访时,遭到了凤雅母亲近乎撒泼的耍赖,致使小凤雅病重去世。

事隔一天,这一事件的新描述是:网络筹款一共只有3.5万,全部用于小凤雅的治疗及后事,凤雅确有一个患兔唇的弟弟,但已经由另一公益组织免费治疗。

两种说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版本一和版本二,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事实,实在令人惊异。当然,基于两种说法上的舆论声音,势必两极化。

你以为讨论公共问题,很可能在讨论幻象

在“小凤雅事件”版本一中,很容易引发对“农村重男轻女农村思想”的观念批判,对“诈捐”的行为批判,对“父母居然不救自己的亲生女儿”的伦理批判。对应版本一的信息,这种批判可能会过分,但方向是吻合的。

但在版本二中,结合先发生的版本一,很容易得出“城市对农村主题先行的道德指控”的结论。

这些,帽子扣得都不小。观者在阅读中加上自己的想像、经验和判断,借由“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挥发出来,于是,一种又一种的网络情绪,就如同百河入海流一般,形成一股又一股的洪流。

剖析小凤雅事件,我们或许会意识到,我们对它的发源,其实知之甚少,甚至我们所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真相是讨论之基。一个社会事件,事实本身都没有清楚,真相尚不明朗,如何去讨论?有时候我们以为讨论的是一个公共话题,其实极有可能讨论的只是幻象甚至是谬误,这样的讨论,意义何在?

为什么热点事件总在不停反转

小凤雅事件的版本一和版本二,只相差了一天,网络语言叫做“反转”。

小凤雅事件最初的爆料者是志愿者。志愿者只看到了他所看到的表象,也只从公益角度做出了猜测。他们甚至没有接触凤雅妈妈,就推送了信息。

反转来源于红星新闻的采访,机构媒体的报道促成了凤雅事件的一个反转。

其实我们并没有十足把握,直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是不是真相本身,或是它还将经历多少反转。

有热点你别急,当心有反转——这来自我们的网络经验。

著名的罗尔事件是反转的极端表现。一上午的时间,网络空间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悲情刷屏,一下午的时间,又被“营销策划骗捐”的愤怒刷屏。这样的反转太过戏剧性和冲突性,甚至消解了“女童因病夭折”带来的共情与悲伤。

另一个著名事件则是“桂林腐乳”,旅行团团员上传餐桌照,只有一瓶腐乳——如此黑心的旅行团,还不应该被唾沫星子淹没?反转迅速到来,原来那只是餐前,团员自己买了腐乳拍照,团餐是八菜一汤。

有时候,信息不仅是信息,也意味着流量,意味着利益。因此,在一些事件中,某些消息的放出,带有功利性,这使得它有可能在一开始,就故意偏离真相。这些信息因为未经专业求证,被当作事实在网络上传播,“撩拨”舆论热潮。

热点事件不停反转,往好里说,是真相探究过程的一种表现;严重的问题则在于,很多人可能根本不关心事实,或者对事实不够敏感,而是急忙忙地宣泄情绪甚至煽动舆论。

警惕信息繁荣背后的真相稀缺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拍下来、写几句,一个按键就可以发到全网。每个人都便利地创造内容、发布内容,造就了信息的繁荣景象。

我们其实应当警惕,信息繁荣到底因什么而繁荣,信息繁荣会带来什么东西的繁荣。

信息繁荣,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事实。大量无效信息、片面信息甚至虚假信息的泛滥,这样的信息繁荣不过是虚假繁荣,甚至是有害的繁荣。

当眼球演变为流量,信息就不再只有传递功能。罗尔事件里,公众最后的愤怒,即因为自己的悲伤原来被利用做了营销内容。

而当“热点”成为一趟高速列车,沿途有若干等着蹭车的人时,这趟列车就会时常变形。不久前,二更食堂因蹭热点关停,网络上就出现了一个久违的词“人血馒头”。

“键盘侠”隔着屏幕表达意见和情绪,其实隔开了主观与客观的态度。

比如“桂林腐乳反转”,明明有图啊——有图未必有真相,因为图片会“断章取义”。当“键盘侠”端坐于键盘之前,往往有“六经注我”的情绪立场,情绪的洪流由各种主观臆断汇集而成——这时,真相本身变得无关紧要。

如今网络空间里,情绪正确变得重要,真相与事实不太重要;迎合情绪变得重要,寻找事实不太重要;热点产生的效益变得重要,热点本身不太重要。

这是信息繁荣的网络空间的隐忧,这也是专业机构媒体应当担负起的责任——去现场,去事实源头。

【编辑:张颖惠】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