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名留守儿童收到爱心捐赠

六一圆梦“爱心队长”公益行动走进大悟山区700余名留守儿童收到爱心捐赠

学生们收到爱心捐赠记者金振强摄

扶助行动

刘丰13707178950

微信号fuzhuxingdong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距离武汉近200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大悟彭店乡余河学校,700余名留守儿童缺少学习用品、课外活动器材、课外书籍。上周,武汉晚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武汉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六一关爱留守儿童“爱心队长”公益行动,短短几天就吸引了30多家爱心企业、300多位爱心人士加入。昨天上午,作为第二批爱心队长,部分企业和爱心人士代表,将助学捐款和物品送到了这所边远山区学校。

“想要羽毛球拍和《查理九世》”

余河学校位于大悟山区,从武汉出发,走高速公路和山路耗时近两小时。学校建在一大片泥土地面的高坡上,仅有的两栋教学楼,要容纳700余名从学前班到初三的11个班的学生和49名教职员工。操场上4个破旧的篮球架和3座乒乓球台,是他们所有的活动设施。

学生余天赐说,他喜欢看书,最近刚刚看完了学校图书室里仅有的几本科普书籍,现在最想要一本科幻类的《查理九世》,面对着记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提了一个额外的要求:“我们没有老师教我们打篮球,要是能多要一样东西的话,能不能多给我一副羽毛球拍?这样容易一些。”年轻教师坚守山区学校

余河学校教书的49名老师中,青年教师很少。老师们身兼数职,跨科目、跨年级教授。四年级的班主任邓城城是大悟本地人,2016年,她放弃在武汉6000多元的月薪,考回了家乡,成为这所乡村学校的教师,月薪只有2000多元。邓城城的爸爸做生意,有时会给学校的孩子们送来一车车的免费学习用品。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老师愿意来我们这里,尤其是有一些专业技能的老师。”邓城城说,学校有些孩子情况特殊,学习困难,“其他孩子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他们要反复教几十次都记不住,做不到”,需要有特教方面专业知识的老师。

公益活动持续传递爱心

本次第二批爱心队长代表们捐赠的物资中,包括了中博装饰集团武汉分公司捐赠的办公和体育用品,好医网捐赠的药品,慈善堂、张明伟、钟小玲、覃建钢、陈丹等多家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的学习用品。

上周,近50位小学生响应本报号召,自发组织“情系留守儿童”爱心义卖,销售所得的7000余元善款,购买了文具,也一并送到了现场。

武汉的爱心老板潘雪晴长期做公益活动,此次特意准备了5000元助学金,通过爱心人士转交给了余河学校最困难的10个家庭的孩子。“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跟着外婆长大,所以很能体会这些留守孩子的心情,只要有能力,就想尽量地帮助他们。”潘雪晴说。

活动结束后,现场的爱心人士获颁了由本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武汉市慈善总会共同鉴证的爱心荣誉证书。

今年是本报自2014年以来的第四届“爱心队长”公益活动,迄今为止,共发动组织600余名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深入15所留守儿童学校,帮助5000多名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总额超过50万元。

记者陈玲马慧洁

通讯员易建新徐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