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郧县村民携家带口迁到武汉,如今过得其乐融融

金马堰村的人参加舞狮表演。  通讯员杜高明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7日讯(记者朱波 见习记者覃柳玮 汪峥 乔驰

“汉江引到北京去,

南水北调劲十足,

兼顾国家一盘棋,

舍弃小家顾全局。

我从库区到武汉,

洪北干群待我好,

帮我们建起了金马堰……”

7月1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蔡甸区洪北农业示范区管委会的移民村——金马堰村,67岁村民刘国顺,抑制不住激动,用郧阳花鼓调,给记者引吭高歌了一曲 “八岔子”。

再过一个月, 8月19日,就是金马堰村设立八周年的日子,也是移民们来蔡甸整整第八个年头。

金马堰村党支部书记王从志说,移民们到来之前,蔡甸本无金马堰村。

“我们郧县城关镇的金岗、马场关、堰河三个村135户居民,被安排到洪北落户,从原来三个村名中各取一字,“金马堰”移民村就此诞生了。”

2010年,武汉市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8888人,蔡甸的金马堰村,就是19个移民安置点之一。

村民们现在都还记得第一天抵达蔡甸的场景。

“从郧县到蔡甸,我们背着‘包袱’一路走来。这个包袱,一是指家当,二是指思想,从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熟悉环境,来到金马堰村重安新家,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未来,我们心里没有底。” 

“当时,载着我们所有家当的半挂货车,抵达洪北的金马堰时,当地西干村的村民帮我们把一件件家具搬入新家。初来乍到,没米没面,都是他们提供食物,区里和洪北管委会的干部们结对帮扶,给家家户户送早餐和蔬菜,甚至管了我们一个时期的伙食。一路悬着心,有点踏实了。”

村民们表示,8年来他们从刚开始与邻村为道路扯皮打架,有的人故士难离,偷偷跑回郧县过了二个月又回来,农活不会干,生活不习惯,人在蔡甸,心在郧阳,到现在完全成了“蔡甸人”,这其中不仅仅是蔡甸本地人的帮助,还有两地人的文化融合和“身份认同”。

“区里和洪北管委会,对我们丹江口库区移民文化很扶植,投几十万在金马堰村修建文化广场,在广场上搭建带LED背景的灯光舞台,还为村里喜欢唱郧阳花鼓的老兄弟们配置了乐器,组建了村里的郧阳舞狮班子,逢年过节,都要为本村和邻村的乡亲们表演,还参加全区和洪北的文艺汇演。”


从“玩到一块”到心聚一起

一台花鼓助推文明乡风的形成

“西干村和金马堰,

兄弟姐妹一线牵,

西干村是我们好表率,

待人贴心又文明,

处处为人讲和谐……”

刘国顺唱了一辈子郧阳花鼓,现在仍在金马堰村敲锣打鼓的唱着。

1952年,他和村里的伙计们在老家郧县金岗村,成立了全村第一个业余花鼓表演团队——金岗文化宣传队,农闲时间,专门负责村内各种文艺表演。

郧阳花鼓戏是一种湖北的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荆、襄一带流行的梁山调和花鼓戏,溯汉水而上,在郧阳山区衍变发展,逐渐形成的具有当地艺术特色的郧阳花鼓。其中,琴子腔的剧目多为梁山调,八岔腔的剧目则以多种花鼓戏演出的剧目为主。

刘国顺说,花鼓在整个郧阳都很流行,男女老少都会唱,即使是小孩也能跟着哼唱几句。传统节日,红白喜事,他们都要组织起来演唱一番。

来到金马堰村,刘国顺把郧阳的花鼓也带了过来。

“我们这些移民们刚搬来蔡甸时,村里要搞文化活动,人生地不熟啥都没有,隔壁西干村的村民们帮我们买材料,扎彩船。”

回忆往昔,刘国顺感觉很温暖。

“移民使郧阳的表演班子被打乱了,弹奏团队缺一个吹唢呐的。没想到西干村有一个村民会吹。两村决定组队‘混搭’表演。戏唱完了,当地人舞龙灯,移民们舞狮子,走街串巷,挨家敲门送祝福,两个村的人从此玩到了一起。”

73岁的韦文华,虽然唱不动了,但他喜欢创作,村里好人好事,科学种植,党的惠农好政策等等,大小事情,他都能即兴拣来,放入花鼓戏里传唱。

韦文华说:“创作的根源在于实践,创作就是要反应现实生活。”

村民们说,这两年蔡甸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体育局,在组织全区文化活动时,都会邀请金马堰村的表演团队参加汇演。2017年在星光村,2018年在永安街,村里表演都得到了银奖。

“现在蔡甸很多村的红白喜事,都会请我们与当地的汉剧、楚剧同台演出。”

刘国顺说,从两地居民“玩到一块”到“心聚一起”,花鼓戏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使当地村民与金马堰村的移民,人相近、心相通,相处更和谐,也助推文明乡风的形成。


郧阳狮子成了蔡甸“传统节目”

传统技艺和淳朴民风都有了传承

郧阳狮子伴高龙,

舞出祖辈美传统,

文化交融促和谐,

两地共树好民风……

60岁的涂昌华,是金马堰村治保主任,也是村里舞狮的主事人。

金马堰村的人们扎根蔡甸,逐渐恢复郧县舞狮的传统。逢年过节,涂昌华都带着同村的人,舞动两头40斤重的狮子,到邻村挨家挨户舞狮,感谢当地村民对他们的帮助。

“每年都会踩街演出,金马堰村舞狮表演队还代表洪北管委会,到蔡甸城关参加全区汇演,我们也是汇演中唯一的舞狮队伍。蔡甸没有舞狮的,都是舞龙,特别是高龙。”

涂昌华印象最深刻一次演出是在星光村。

“踩街时,现场人山人海,两头狮子威风凛凛走过,叫好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声浪。心里特别自豪,特别爽快。”

一年年演下来,如今金马堰村的舞狮,已成为蔡甸人心里惦记的“传统节目”。

蔡甸居民们说,“龙狮共起舞,代表了我们蔡甸的新形象、新气象和蔡甸人的精气神。”

从小玩舞狮的涂昌华,因车祸受伤和年迈体力不支,决定收徒,希望在蔡甸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不能让祖祖辈辈留下的好传统和美好的文化遗产消失掉。”

去年底,他在村里招收了3名徒弟,读小学的李雪健、秦天雄学舞狮,读初中的韦成扬学舞绣球。

“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学。舞狮技艺也是淳朴民风的载体,舞狮文化是人们和谐相处的体现,相互团结的象征,它不仅属于郧阳,也属于蔡甸,能让舞狮技艺在蔡甸生根开花结果,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事。”


千里姻缘一线牵

民俗碰撞让良好家风传佳话

“西干村和金马堰,

兄弟姐妹一线牵。

乡亲邻里搁得好,

和气生财搭金桥……”

这段“八岔”唱的,是金马堰村的后代,与蔡甸本地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故事。

金马堰村的女儿,嫁给了西干村的儿子,亲家间争相带孙子孙女,遇事相互礼让三分。金马堰村的村民们说,其实郧阳和蔡甸因为风俗人情不同,本应因为“讲究”很麻烦,但大家都能理解对方,以礼相让,亲家也就更亲了。

金马堰村27岁姑娘韦慧慧,与军营村的余洲相恋,两人结婚时,双方家庭因不同风俗,曾在婚礼流程中产生分歧。原本按照军营村的风俗,在接新娘离开娘家时,需要燃鞭“喜送”,但韦家则认为姑娘嫁出门,娘家应该表达不舍之情,余家得知后,便主动取消了出门燃鞭环节。在媳妇过门时,本地风俗原本是由公公背新娘进男方家门,而在郧阳地区的家庭看来,不能接受媳妇过门时被公公碰,余家也爽快答应了韦家的要求,改由余洲背韦慧慧入门。这场尊重郧阳、蔡甸两地风俗的婚礼,完美上演。

如今,韦慧慧和丈夫在武汉市区打工赚钱,3岁女儿和1岁儿子由双方父母轮流带,四位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金马堰村党支部书记王从志说,移民与当地村民之间通婚的有不少,现在已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编辑  肖月】

(作者:记者朱波 见习记者覃柳玮 汪峥 乔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