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未休假的基层名医 罗俊超:居民把我当朋友,我把他们当亲人

洪山“实干派”图鉴XV

罗俊超服务居民

冬病夏治“三伏贴”。7月27日,恰逢二伏首日,满头大汗的洪山区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罗俊超,正在给市民敷贴。自2010年工作调动到洪山区中医医院以来,罗俊超坚持8年为辖区居民开展“三伏贴”医疗服务。由于声名远播,不仅洪山区居民闻讯而来,就连汉阳、江夏等城区的市民也慕名而来。

医者仁心,这位基层骨干医师,从“5+2”到“白加黑”,已经连续8年未休年假。或在中医医院全科诊室坐诊,或到病床查房治疗,或进入社区提供医疗服务,连轴转的罗俊超从未抱怨,反而甘之如饴,“我常和社区居民拉家常,他们把我当朋友,我把他们当亲人”。

在临床一线日夜“连轴转”

坐诊时曾突发心绞痛

在洪山区中医医院,罗俊超是人尽皆知的爱岗敬业典型。自2010年从仙桃市中医院调到洪山区中医医院后,这位笑起来总是和和气气的医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医疗事业。

加班是罗俊超工作的常态。以二伏首日“三伏贴”为例,上班正点是8:00,罗俊超7:00就来到了医院,把白芥子、玄胡、细辛、甘遂、生姜等原料捣碎熬制,提前准备好膏药。每年三伏天,约有300人左右到洪山区中医医院接受敷贴治疗,罗俊超和他的同事们要服务900人次,下班时往往已经到了18:30。开启“三伏贴”医疗服务后,罗俊超8年来始终如一。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冬季易发的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寒性胃病、肩周炎与关节疼痛等,正适宜在夏天进行敷贴治疗。医院的病友不局限于珞南街,时常有江夏、汉阳等城区的病患前来就诊。”罗俊超表示。

人手紧张也让罗俊超习惯了超负荷工作。作为中层干部,罗俊超要管理科室人员,又要进行医疗研发;作为副主任医师,罗俊超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还有大量的门诊工作与查房工作,连轴转几乎是家常便饭。

出乎意料的是,拥有妙手丹心的罗俊超,本身还是一位高血压、高血脂、低血糖和轻度冠心病患者。长期超负荷工作的他,常年为自己配备速效救心丸,以应付心绞痛。同事们都善意提醒,“夜间急诊就你一个医生,你给病人看病,心绞痛突发,谁来给你看病?”罗俊超总是一笑置之。

治好急难杂症

中西医疗法均获患者点赞

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让罗俊超有不少难忘的工作瞬间。2011年夏天,罗俊超刚到医院,尚未换上工作服,就需要接诊一位中暑病人。仔细询问得知,这位已经陷入昏迷状态的病患,本身有轻微精神疾病,因在酷暑的夏天整夜未开空调未喝水,由此中暑。通过降温和补液,罗俊超成功让病人从深度昏迷恢复到浅度昏迷,等病情好转后,便立即让家属予以转诊。

2017年一例疑难病症,则让罗俊超收获了职业认同感。86岁的刘婆婆罹患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时不仅有剧烈疼痛,从踝关节到脚趾的皮肤颜色也变黑。在武汉多家三甲医院求医问药后,刘婆婆得到的医疗建议都是截肢,而这一方案家属无法接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刘婆婆来到洪山区中医医院就诊,得到了罗俊超与同事们的联合会诊。

“从中医角度看,闭塞性脉管炎属于‘闭症’,除了活血化瘀的传统西医方案以外,我们还想通过调节上热下寒的体质,疏通血管循环。为此,我们制定了调节寒热、活血通络的治疗方案,既有中医内服外治,还有中药煎水泡洗。”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刘婆婆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感有效减轻,肤色也变好了。罗俊超表示,刘婆婆得到有效治疗后,家属还送来一面锦旗,让他收获了医者仁心的成就感。

据悉,洪山区中医医院也是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还需要承担街道社区的医疗卫生工作。罗俊超的日常工作中,少不了为社区居民提供康复、保养的专业建议。8年工作下来,罗俊超和辖区内黎明、博文、圆梦等14个社区居民“打成一片”:“我时常去社区走访拉家常,询问他们的血压情况,他们也主动给我买来水果。他们把我当朋友,我也把他们当亲人。”

策划:刘大学

撰文:龙京 李涛 杜微波

摄影:邓洲

【编辑  高阳】

(作者:龙京 李涛 杜微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