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重11.3吨、亚洲最大的蔷薇水晶,长达7.5米的完整猛犸象化石,经历千万年大漠风沙的风砺石,拼成108道“菜肴”组成的“满汉全席”……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教师凭教师资格证,可以免费游览武汉中华奇石馆,参观这些稀世珍藏。同行人员半价,即17元/张,不限人数。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的恐龙化石)
武汉中华奇石馆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毗邻归元禅寺,馆藏奇石数万方,常年展出3000余件。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共有“菜品“180道,其中展出108道。这些“佳肴”的原材料,名为风砺石。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大漠戈壁的风沙“吹”成的。
风砺石产于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省西部的大漠戈壁,千万年来被大漠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各种造型。其特点是光泽圆润、色彩绚丽、质地好、形态稳定。
吹不完的沙漠干旱风,夹杂着细沙,年复一年地对岩石吹打、磨砺,大自然的全方位“抛光“,使岩石表面光泽如镜。不同的岩石由于质地、重量和所受风力不同,被加工雕琢成不同形状外貌,显示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本馆收藏并展出的国内外各类奇石,如象形石、抽象石、纹理石、画面石、文字石、天外石、园林石、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等十余类。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的猛犸象化石)
武汉中华奇石馆化石馆一楼展出的猛犸象化石骨架,长7.5米,高3.4米,由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罗斯交界处出土的几十具猛犸象化石拼接而成的,完整度为98%,至今已有1.1万年历史。
重达十一吨的水晶石为亚洲之最;神龙绿石、三峡石、彩陶石、大化石、葡萄玛瑙等几十个品种均有绝妙佳品馆藏;孔子鸟、大型鱼龙、幻龙、铲齿象、鹦鹉嘴龙等化石均为国内藏石界稀有藏品。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的亚洲第一大水晶石)
在奇石馆水晶展区展出的蔷薇水晶,产自江苏东海,它有三奇:长3米,最大直径1.8米,重量11.3吨,为亚洲最大;因含有锰钛等元素,通体呈蔷薇色,并由此得名;整个水晶为巨型不对称的棱柱状单晶体,极为罕见。
(上图为圣贤孔子鸟)
圣贤孔子鸟是除德国始祖鸟外世界最早最原始的鸟类,头骨、上下颌均无齿而具粗壮的角质喙——为世界上最早出现角质喙的古鸟类。
1993年,辽宁北票市附近的四合屯农民杨雨山釆集到一副近30厘米的鸟类化石,后来化石收集者张和又收集到一些鸟类的前肢和颅骨的化石。至1995年,由我国著名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对该鸟进行了描述,并命名为圣贤孔子鸟。
通讯员吴利霞
(编辑:蔡燕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