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14日,“长江左岸 创设未来”——2018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走进北京,面向全国各艺术设计类高校师生、青年专业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征集“城市家具”创意设计作品。
当日下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国内外设计专家亲临现场,青年设计师慕名前来参加活动。国际知名设计师现场讲授“城市家具”创意设计最前沿理念和未来趋势,聚焦、献策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建设发展。
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走进北京
这是继大赛走进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之后,全国宣讲活动的第三站。本次大赛由武汉市江岸区建设局、长江金岸人才创投联盟主办,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承办,得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的特别支持,以及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的指导。大赛旨在通过搭建创意设计产品交易平台,吸引一批设计企业及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和项目聚集落户江岸区,进一步展示江岸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前景,促进创意产业链发展,高品质打造长江左岸亮点区块。
江岸区地处长江北岸,依水而立、得水而兴,长达16.8公里的沿江岸线,成为引领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阳路片区位于长江主轴核心段,是长江主轴上联接历史之城、当代之城到未来之城的亮点区块。创意设计产业是江岸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以三阳路片区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2017年,武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作为武汉首善之区,江岸区与法国圣埃蒂安设计联盟、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等知名机构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建设“设计之都”核心区。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青年设计师和大学生来到长江边的武汉,走进江岸、了解江岸,让更多有思想、有创意、有品质的设计作品落地江岸,开花结果。”活动现场,江岸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热情推介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向在场青年设计师们抛出橄榄枝,邀请大家积极参赛。他介绍,目前,江岸区正高品质规划建设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致力打造创意设计产业的孵化地,优秀设计师的成长平台,通过制定专项招商招才政策,推动设计产业聚集发展,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创意设计机构、设计人才落户江岸,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大赛走进北京活动启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表示,本次创意设计大赛以“城市家具”作为主题,非常契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形态和未来趋势。城市的精细化建设,将是未来几十年或更长时期的目标,而“城市家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他看来,“城市家具”的背景是城市,它必须以合适的姿态出现在城市里,为城市服务,为市民服务。“城市家具”的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与居民的互动关系、积淀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众多的北京设计院所、高校、青年设计师积极参与到‘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活动中来,期盼更多的青年设计师在大赛平台上脱颖而出。”他现场发出倡议。
据了解,本次参赛作品需围绕武汉市江岸区范围内城市公共空间的箱柜、井盖、休闲座椅、垃圾箱、绿化、艺术景观等设施进行综合美化设计。包括城市形象及导向系统设计、城市公共服务系统设计、城市交通设施设计、城市休闲设施设计、城市照明设计、城市卫生设施设计、城市艺术景观设计,以及其他“城市家具”创意设计等。
大赛分社会类、校园类两大类,以及优秀奖、网络人气奖。奖金丰厚,最高可获5万元大奖。此次作品征集时间至2018年10月20日截止,作品将于2018年10月下旬进行评选。根据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委评审,产生最终结果。特别优秀的作品将在江岸区内落地。
大赛现场青年设计师济济一堂
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
现场推介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
在2018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走进北京活动现场,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运营总监邱芬介绍武汉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概况,并现场推介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发展规划及建设情况。
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规划面积约1.87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主轴核心段,由解放大道、武汉大道、一元路、沿江大道围合而成,紧邻长江,东西临靠江滩公园、解放公园。这里是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是承载武汉“设计之都”设计产业进军国际化舞台的重要载体。
目前,江岸区创意设计企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创意设计产业集聚态势不断凸显,形成了以三阳路片区为核心的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集团等12家大型知名工程设计机构、15家景观及家装设计等上下游产业机构汇聚江岸三阳路片区,涵盖水利水电、市政交通、建筑规划、景观环境设计等一批国内设计行业领先的门类。创意设计人才在江岸区高度集聚, 区内重点设计企业从业人员达数万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家级专家达43名,让创意设计活力在这里不断迸发。
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全球专家顾问团揭牌
未来,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将以“设计+”产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引擎与抓手,打造创意设计生态圈,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意设计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武汉“设计之都”建设。
北京、武汉共同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与江岸区合作共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
2018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走进北京活动举办期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与江岸区建设局双方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联手共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共同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打造武汉江岸创意设计品牌,促进创意产业链发展,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与此同时,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全球专家顾问团也在现场揭牌,致力搭建青年设计师参与城市创意设计的国际化平台,吸引全国、全球高端创意设计人才落户江岸。
协议约定,双方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增进创意设计领域的合作交流,提升江岸创意设计品牌形象,吸引优秀项目和人才落地;建立互访机制,并合作推动共建创意、创新、人才平台,为全国各地优秀青年设计师提供交流互动机会;在行业交流、设计创意、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互通信息,推动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延伸创意设计的合作,加快推进创意设计类企业、设计师工作室入驻江岸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
双方签约共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地理环境独特,区位条件优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武汉设计的历史悠久,发展实力雄厚,通过发展创意设计,不断激发产业活力,提升城市魅力。如今,武汉每天不一样!城市发展跑出加速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说,荣获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让北京和武汉从此拥有了一张共同的名片,精心打造“设计之都”,成为了两座城市一个共同的目标,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
他表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武汉市江岸区的合作,加强联络,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依托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共同推进设计与产业的融合,为武汉这座魅力之城作出更多贡献,让北京和武汉这两座拥有“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在全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威斯康星大学佩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教授
Yevgeniya Kaganovich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作“九省通衢”,历史意义和未来价值在这里交融。创意设计来自古代历史,指向未来,可以发挥连通东西方,沟通古今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因此,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的打造,既要挖掘历史价值,也要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设计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用。设计要真正用于实践,而不是束之高阁。城市公共空间如何有效利用,需要融合创意设计理念。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的举办,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大赛,将吸引有创意、有活力的青年大学生、设计师参与其中,把创意带到全世界。
外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后
Yassar KHADOUR
我来到中国的第一座城市就是武汉。在我眼中,武汉是中国最美的城市之一。长江从这里穿城而过,众多江河湖泊星罗棋布,与城市融为一体。因学术研究需要,我曾到过位于长江北岸的汉口,参观、拍摄黎黄陂路及周边的一栋栋历史建筑,开展相关基础调查和研究。这些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在老城区林立,犹如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让人印象深刻。
江岸区提出要规划建设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这个理念很超前。它能为城市集聚优质的企业、人才、项目等相关资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城市家具”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全国青年“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这个活动很不错,给人带来很多惊喜。希望更多的青年设计师、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了解武汉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融入环境,注重功能,从城市细节入手,创作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家具”设计作品。
密尔沃基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师
Tim Stoelting
武汉的城市规划和布局让人印象深刻。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黎黄陂路上,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沿街伫立,感觉很有趣。好的创意设计是为城市、社区服务的,而且是可持续的。因此,我建议,江岸区在规划建设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时,在城市内要建造更多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城市家具”的设计建造,要优先考虑选用加工少、绿色环保的原材料,比如木质材料等,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威斯康星大学佩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助理讲师
Jim Charles
创意设计要与城市空间、环境相融合,要最大化融合城市居民的观念、生活习惯等。“城市家具”是体现城市环境、彰显城市人文特点的重要载体和符号。因此,城市建设要为创意设计提供更多展示和落地的空间。江岸区在武汉这座城市里专门规划建设创意设计城,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我非常期望全球设计师能够与武汉本地设计师加强交流合作,创造出融合世界元素、更加多样化的设计作品。
策划: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 江岸区建设局
撰文:谭德磊 祝丽芳 廖永涛 刘培
【编辑 谢一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