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十个字的背后折射出四大精神

长江日报记者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 记者李子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9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陈华文)“长江日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说明时代在呼唤崇高精神的回归。”李德威教授在弥留之际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十字遗言,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也深受感动,他在接受长江日报专访时表示,李德威非常聪明、非常努力、专业功底非常扎实,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的优秀教师。弥留之际留下的十字遗言折射出他爱国奉献、不忘初心、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王焰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和李德威1984年就相识,一起参加过野外地质考察、一起参加科研项目论证会和学术会议。地质工作者有个特点,不仅与祖国大好河山亲密接触,也与人民群众亲密接触,骨子里都有一种爱国情怀。就拿汶川地震来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第一个报名,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灾后重建提出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作为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的李德威,虽然不是党员,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李德威事迹令人动容,在病床上生命垂危还牵挂科研,体现的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王焰新说,从本科到硕士,到跨专业读完博士,李德威经历了地矿业不景气的时代,很多人相继下海,他没有随波逐流,甘坐冷板凳,在25年时间里用双脚丈量青藏高原,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这就是不忘地质人的初心。即使病入膏肓还不忘在病床上带学生,教书育人,也是不忘人民教师的初心。

王焰新表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既要重视教学、传播知识,也要重视科研、勇攀科学高峰。李德威教授敢于攀登地学高峰,尤其是以青藏高原的系列新理论,以及琼北地区干热岩项目的实践,后者他亲自设计试验井,成功钻探出185摄氏度的干热岩,为我国南方的新能源利用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王焰新说,李德威没有显赫的学术头衔,不单纯为发表论文而做科研,不带功利做研究,也不为5斗米折腰,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风学风的对个人的影响,李德威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对于这十个字的价值内涵,王焰新表示:我国的化石能源地质储量有限,而且传统能源利用产生大量环境污染,开辟地热等新能源是必然选择。接下来,地大会继续发扬学科优势和技术力量,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在承担国家地热能源项目上作出贡献。

人类对深层地热能的成因和分布规律认识还相当薄弱,如中国南方是否存在干热岩,过去就不清楚。李德威在海南完成的干热岩井是一项先导性工作,对推动地学理论创新,地热能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事眼中的李德威是这样一个人

李德威同门师弟:李老师病危仍记挂学生学业

“李老师病重在床,仍记挂着学生的实习和论文,我带着学生在他的病房开了两次组会。科研和学生始终是李老师心里分量最重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德民老师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刘德民既是李教授的同门师弟,也算是他的学生。据刘德民介绍,李德威教授在普仁医院住院期间,病情已十分严重,仍打电话叫他带所有学生来医院开组会,刘德民带着李教授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十余人前往医院,于是出现了所有人戴着口罩,在病房开会的一幕。

当日是9月7日,当学生们出现在医院时,李德威的家人才知道他打电话喊来了学生,医生嘱咐,每个人都少谈一会儿,尽快结束会议。但是李教授不顾虚弱的身体,一一过问学生们的论文开题情况、下学期计划等,会议开了一个小时才结束。

刘德民那几天每天下班就往医院跑。9月9日,李教授的精神状况急转直下,只能闭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话。见李教授似有话要说,刘老师便将耳朵凑到他嘴边,李教授说,希望刘老师帮他带好这帮学生,其中有几个人还没实习,请他负责联系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希望他召集博士生,共同参与撰写关于干热岩的文集,这是他规划了好久的事情。

这是刘老师见李教授的最后一面,次日,李教授便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记者黄琪)

地球科学学院同事:“德威的学术思想非常超前”

“德威1992年提出构造地质学的层流论,在现在看来是十分超前的,现在认可层流论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地质大学地科院教授王国灿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王国灿教授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十分关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科学问题,对它的动力机制非常感兴趣,那时候的主流思想基本都是外国专家提出的。在我国慢慢加大对西藏科考的投入后,这一情况有所扭转。在那样的背景下,关于青藏高原的思想争论非常多,也非常活跃,李老师很有创新意识,敢于置疑权威,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层流论,虽然一开始不为大家所接受,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模型。

该校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说,李德威教授提出“固热能”也是一种创新。提起地热,大家一般会想到岩浆,但李教授认为地热不光是岩浆产生的,还包括地下的固态地质体,它也可以产生大量的热,并且范围更广。“固热能”一经提出,对学术界和产业带来很大影响,他在海南召开的地热大会原本预计200人到场,结果吸引了500人,其中有院士、教授、政府官员、也有企业家。

“固热能的提出既是科学上的创新,又为国家的新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李老师为国家新能源事业献出了他最后一段生命。” 吕新彪说。(记者黄琪)

地大地学院教授曾佐勋:“想国家的事,掏自己的钱,李德威就是这样的人。”

地大地学院教授王国灿:李德威敢于在学术会议上碰撞,甚至反驳,不像有些人喜欢拐弯抹角,他很直接,在国内的学术文化中有些另类。现在像李德威这样有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家太少了。

地学院教授廖群安:总觉得他是钢铁做的,在高原戈壁上一天最多可以走50公里,被称为高原小山羊。

地学院张雄华教授:李德威对板块学说理论不盲从,提出了“层流构造假说”,他不管别人的感受,为了学术敢于坚持真理,不顾及其他。

【编辑:符樱】

(作者:杨佳峰 黄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