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家访谈》精粹结集出版 解读之二


读+广度

“我对中国文化有一种特殊敏感”

——盘点十种国际视角

记者袁毅整理

6年来,读+专访了海外思想文化界、建筑艺术界、科技经济界十几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大家,我们从中撷取最有代表性的十位国际人物,看看他们的所闻所思所述所为。

1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

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写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很少提及的小城——涪陵。

在他之前,涪陵人几乎没见过外国人。他终日游荡在大街小巷,与面条店小老板和成群的“棒棒军”为伍。一个个小人物在国企改革、三峡工程等大事件中看似无足轻重的命运沉浮,都给《江城》增添了分量与厚度。

2美国作家、隐士比尔•波特

1989年比尔•波特抱着寻访隐士的目的来到中国,三进三出终南山。他的终南山见闻结集成《空谷幽兰》。2006年从北到南寻访禅宗历代禅师的足迹,写成《禅的行囊》。

这两本书,连同新作《黄河之旅》,构成他的“中国三部曲”。他告诉读+记者:“我对中国文化好像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或许我的前世是个中国人吧。”

3“博物馆之王”丹尼尔•里伯斯金

丹尼尔•里伯斯金为武汉设计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会不会出现一座与城市融合不了的建筑?他尽力在打消人们的疑虑,“建筑并非只是有趣的形式,而是应该与当地的环境相融合”,“关键是要倾听来自这个城市的秘密之音”,并在张之洞博物馆上使用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建筑形式。

4美国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姆

中国在非洲推行的是不是“新殖民主义”? 黛博拉《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她看来,中国与大多数非洲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中国出口工业成品,同时进口非洲的原材料。而殖民主义底色是军事占领、政治屈服、土地强占和高压统治,中国跟这些不沾边。

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

科斯与王宁合著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推出中文版,试图从理论上回答“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

科斯希望在中国形成关于真实世界,关于真正生活中的工厂、工业、企业机制如何运作的研究。这也是世界的关注点所在。

6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他在最富盛名的书籍《自私的基因》中提出,进化的驱动力是基因“复制者”。基因自私,并且只对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感兴趣。我们每个个体只是自己基因的传播媒介,是一套“生存机器”,而这些“机器”的价值体现于能否提高基因存活与繁衍的成功率。

7美国独立动画人大卫•艾里克

“中国的动画在视觉和表现方式上很受日本动画风格的影响。并不是说日本动画哪里不好,但如果中国动画想要走出国门,要做出自己风格的动画就需要去逐步摆脱日本动画影响。”大卫•艾里克说,中国动画现在的问题是本土原创太少,同一个创意反复复制传播。

8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

托马斯•皮凯蒂的大著《21世纪资本论》,流行到发烫。他在书中提出一个核心观点——资本的收益率总是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这个不等式的长期存在导致和加剧了贫富分化。

“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征收年度累进资本税。”皮凯蒂认为征收累进税将能避免无休止螺旋式的不平等,同时保护对新型原始积累的竞争和激励。

9美国哲学家谢利•卡根

全球最红的教授之一谢利•卡根,在耶鲁大学进行的网络公开课主题就是死亡,并结集推出了中文纸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全书围绕几个追问展开:“死亡是一件坏事吗?永生不朽会不会是一件好事?对我会死掉这一事实,我应该持何种态度?我该不该对人终有一死这一事实感到绝望?”

10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读唐诗,一般中国人止步于《唐诗三百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读的是全唐诗,数万首。

“唐诗之美,胜在意境。”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表明,中国古诗爱好者遍布世界。


让读+正视的十种视角

1彼得•海斯勒:既是外来者,也是自己人

我喜欢时不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也不想老是住在那儿。我热爱观察中国乡村,喜欢那份宁静和平。但我也看到其中的艰苦。

2比尔•波特:找到了传说中的隐士

我研究了很多资料,艰苦分析一鳞半爪的信息,才在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函谷关的漫漫数百公里的群山里,发现了那些“逸士高人”。他们远离热闹的村庄,住在海拔很高的山间茅棚,一年难得下一次山。他们(包括很多女性)真的是在修行。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隐士。

3丹尼尔•里伯斯金:在日光下展现武汉工业历史

在张之洞博物馆里,最戏剧性的光线使用将出现在某堵主墙上,这堵墙打开后,周围区域及下面的花园将出现戏剧性的情景。而整栋楼也将摇身一变为舞台,在日光下展现工业历史。

4黛博拉•布罗蒂姆:评价中非经济交往应公正

“攫取自然资源”和贸易投资往来还是有区别的。中国是投资贸易并重,贸易又是进出口并重。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要认为中国主要在从事“攫取自然资源”的活动,那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5科斯:不要被“黑板经济学”迷惑

“黑板经济学”是批评经济学家逃离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经济问题,而迷恋于他们在头脑中构建的经济模型。

科斯希望中国经济学家不要被“黑板经济学”所迷惑,希望他们走实事求是的经验研究之路,发展直面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6理查德•道金斯:生命是壮丽的,也是残酷的

达尔文当年看到雌性姬蜂刺穿它的猎物,将其麻痹而不是杀死,让自己的幼虫在活的猎物体内享用新鲜的肉,他这个伟大的进化学先驱非常反感。但是,自然选择就是这么一个“冷漠”的事实。地球生命一旦启动,其各自的使命就是“推动基因生存”。

7大卫•艾里克:中美动画落差不在技术

我认为中国技术已经很不错了,关注技术问题可能转移了真正的问题。中国最关键的问题是概念化和缺乏创意。我听说中国有的动画创意是企业主管们连夜拍脑袋出来的,头脑风暴的产物,脚本不够精致,不够深思熟虑,草率出炉。

8皮凯蒂:“不平等”并非无解

今天的西方国家,这种不平等较之100年前弱化了很多,但是比30年前则更不平等了,而且存在一系列风险,这风险可能让我们或许哪一天回到1914年之前那样的不平等时期。当然这不表明社会不平等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大刀阔斧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政策,还是有望改变这个世界的。

9卡根:永生是一种“惩罚”而非赐福

你喜欢吃巧克力,吃到某个时刻你一定会觉得不好吃。这个时刻总会到来。你喜欢跟不同的女人恋爱,可是你想想,1000万年,一万亿年……永远持续,无法摆脱,你会怎样?永生岂非一个牢笼?

10宇文所安:是让古诗“活过来”

今天的时代,离古典诗的时代其实并不遥远。它不只是象牙塔里的东西,不只是立志研究它们的研究生的事情。哈佛的本科毕业后可以去做律师,去当医生,但文学仍可以是他们生活的部分。学者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一度沉睡的古典文学活起来,用一些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探讨。


读+高度

“忘本的现代化,走不远”

——盘点十位重量级中国大咖

记者袁毅整理

6年来,读+专访了政法、经济、文艺、科技、历史、哲学诸多领域,上百个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名家、大家,我们从中撷取最重量级的十位中国大咖,看看他们在所读之书、物、音、画、城、人等场域,以其知识、眼界、智慧、精神、心得、见地,实现了怎样的思想碰撞与人文交流。

1清史专家阎崇年

2012年2月,78岁的阎崇年再次回归 “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此时的“百家讲坛”,境况与8年前惊人相似:处于收视低谷,挣扎于生死一线。

本次回归,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还能以一座遗物的掌故引起四座倾听吗?

2文化批评家朱大可

2001年,朱大可在澳大利亚待了7年后回国,再度开始“一剑封喉”式的文化批评。

2012年9月,朱大可推出《神话》,他对上古神系的梳理,对“流氓史”“流氓精神”的探讨,也正是在其所述“思想、文学和影像全面衰退的语境中”,进行“恐龙式”书写、维系汉语文化底线的尝试。

3学者、作家周国平

音乐人梁和平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瘫痪,他的朋友周国平和崔健决定将12年前出版的《自由风格》增补修订,再版稿酬捐赠他治疗。

周国平和崔健深入探讨了摇滚的本质。周国平揣测,崔健在《自由风格》前后两版中一直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只要人葆有思想,眼光常带批判,就不会老。

4资深教授葛兆光

在当代文史研究界,葛兆光是卓有声望的学者。他费十年之功完成《中国思想史》,之后,他将眼光投向“世界”“ 东亚”与“中国”等大问题,2011年出版《宅兹中国》,提出让人震动的问题:“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定义?他对“国家”与“民族”、“天下”与“世界”、“ 疆域”与“领土”等概念,进行了仔细的辨析与梳理。

5经济学家林毅夫

对于中国谜题,科斯、克鲁格曼、张五常等大腕都提出过解释和预言,其中以克鲁格曼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

林毅夫在《解读中国经济》中,对克鲁格曼的观点进行了温和的反驳,他确信,“只要改革得当,切实推进,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6经济学家张维迎

张维迎在政府、社会大众和知识阶层中具有广泛影响力。他针对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发表的看法,常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他坚信社会的改变首先在于精神气质的改变,在于人们内心充满积极的信念。他对中国改革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7作家、学者王蒙

王蒙在近作《中国天机》中,对新中国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和崭新诠释,以个人回忆、经历为切入点,融入对生活的洞察,表达了他对中国政治的个人看法。“我不是合格的政治人物。因为我只是喜欢研讨理论,欣赏风雨雷电,记载进退沉浮,发表高谈阔论或低谈小议。”

8“古城保护神”阮仪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阮仪三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古城镇的保护,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近年来他痛批“古城重建风”,炮轰“假古董”。

他花十年踏访百余古村镇,汇编成《遗珠拾粹》。他说:“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拆旧城建新城,大拆大建,千城一面,那是简单的经济增长,是忘本的现代化,走不远。”

9油画家靳尚谊

1979年访问西德归来,靳尚谊运用领会到的欧洲古典画技法,画了转型与突破之作——《塔吉克新娘》,以及《果实》《青年歌手》《蓝衣少女》等三张女孩肖像,尝试以古典油画技法表现东方女性。特别是《青年歌手》,背景是《雪景寒林图》,这是他将中国画作为背景创作油画肖像的第一次尝试。

10台湾摄影家阮义忠

在台湾,阮义忠被称为“摄影教父”。他推出摄影集《正方形的乡愁》,80张正方形黑白照片,再现20世纪70至90年代的台湾。

他拍了40多年的照片,依然坚持最传统的胶片摄影,在暗房里放大照片。有人将他称为“所有生活细节的痴迷者”。


让读+钦佩的十个人

1阎崇年:“大故宫”有多大

“大故宫”,不仅有紫禁城,而且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等,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的珍品等,凡原内务府管理的范围,大体都涵盖“大故宫”在之内。

2朱大可:对文学,不敢有太多奢望

我的神话研究,可以算是文学研究的一种。但对中国当代文学,却不敢有什么太多的奢望。21世纪以来,文学面对着世界和本土的双重衰退。我看不到有什么拯救它的力量。除非我们在谈论的是一种广义的文学,它囊括了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之类的叙事媒介。

3周国平:崔健的主题始终是真实

崔健的作品在内容上与其说是社会批判,不如说是人生探索。在风格上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最直接的表达。他的主题始终是生命的真实,寻求一种真实的活法。他的作品具有让人反省的力量。

4葛兆光:“中国”概念很少认真地梳理过

我们过去都习惯了不言而喻地去讲一个“中国”,这个“中国”的概念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分梳过。可是事实上我们现在这个“中国”面临着很多困境。

第一重困境是,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跟西方为主的、条约为基础的所谓的“世界”观念是不一样的。

5林毅夫:经济发展需要有为政府

经济发展是一个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必须有先行者,有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吃螃蟹要冒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激励性的补偿。产业结构的良性变迁还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法制等各个方面的配合,这些都需要一个有为的、能够因势利导的政府。

6张维迎:改革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改革本身也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好多东西都是“有意识设计的非意识后果”。人的本性需要自由、安全感。只有解除束缚,人们才能的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

7王蒙:好的制度可以遏制人性恶

好的制度虽然没办法消除人性恶,但是可以遏制人性恶。好的环境有利于正面的、健康的人性发育、竞争。所谓不同的游戏规则筛选出不同的胜利者嘛。如果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建成了,社会上的麻烦事、丑闻、恶性事件,总体上当然会大大减少。

8阮仪三:旅游不是古镇保护的最终目的

比如周庄,旅游经济的膨胀很快导致环境破坏和商业泛滥,古镇居民全民经商,产品雷同,古镇老建筑门窗被拆掉出售,节假日游客超负荷,游客不满,媒体恶评。这就让我们思考古镇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旅游恐怕不能算作古镇保护的终极目的。

9靳尚谊: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

风格是平等的,选择什么样的风格都行,美感是作品根本所在,但表达的语言水平有差异,就是技法有高低。

与西方相比,中国油画界的技法问题依然没解决。我们的作品,在体积与空间上给人的感觉总是不能完全到位。所以,补课是必须的。

10阮义忠:摄影是要看到别人的好

我想透过镜头把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强调出来,把平凡人流露非凡气质的那个瞬间化为永恒。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看到别人的好,并且把这些好透过专业加分,让它尽量接近圆满。这些珍贵却不起眼的东西一向被人忽略,所以发现它、肯定它,就是我拿相机所要做的事。


(作者: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