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戴锦华:在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期待年轻的中国大师


日前,《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音频节目在豆瓣时间正式上线,几天后付费收入即突破百万,创下了豆瓣时间开播以来的新纪录。11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戴锦华教授。

“如果你没有读过她的影评,就等于白看了这部电影”

“张艺谋的《归来》是一部烂片”“《战狼2》的票房奇迹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无尽潜力”……北大知名学者戴锦华从事电影研究三十多年,种种犀利的电影批评,让普通观众对她不免咋舌。然而在很多媒体记者和电影专业人士眼中,戴锦华是“大神”级别的存在。

戴锦华曾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11年,现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其北大电影精读课,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占座。作为跨文化研究者,戴锦华行走于性别研究、电影研究、文化研究和第三世界研究等不同场域,但仍保证一年看片量超过三百部。大量的“田野式”看片,文学、社会学、电影学的多重学养,使得她的电影评论观点独到,智识上的愉悦指数远超其他影评人。但她始终与电影圈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一方面可以避免卷入无谓的口水战争,另一方面在批评时可以隔绝于庞大的人情网之外,保持独立的立场。

资深影迷习惯在喧嚣的热浪中寻找她的声音,“听听戴老师怎么说?”谈到戴锦华,上海著名文化学者毛尖写道:“如果你没有读过她的影评,就等于白看了这部电影。”冯唐说作家要给自己划一条金线,戴锦华就是电影评论写作的那根金线。

11月9日,豆瓣副总裁姚文坛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戴锦华入驻豆瓣时间消息发出后,迅速成为豆瓣广播热点,不少豆瓣红人自发转播,一些沉潜于豆瓣电影多年的专业人员、媒体记者纷纷通过各种自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使得《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音频节目上线几天,付费收入突破百万。

52部电影中有少部分并不是她喜欢的

戴锦华大师课精选的52部电影,以上世纪80年代进入电影史的导演为时间轴,基本上按照电影史发展排序。戴锦华和记者分享了三个选片标准,一是影片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在电影艺术的发展当中起到过转折点或标识性作用;二是电影大师各有代表作;三是个人趣味。“这些片单,大多数是我的菜,也有少部分不是我喜欢的、但吃得下去的菜。”她说,后者来自豆瓣电影TOP100,由豆瓣网民打分选出,她从中选了10部豆瓣网友呼声很高的。

戴锦华坦言此次讲课,更多面对社会大众,以对电影语言和电影美学的把握为基础去对话,是电影艺术的入门课。“相较于其他艺术,人们始终顽强地认为观影能力与生俱来,不需要学习就可以看懂电影。事实上,电影是和工业、科技、商业、最前沿的人类思维高度融合的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她恳请听众在听课之前,先看电影,形成自己的观感。

戴锦华此前并未做过音频类节目,收费形式也是平生第一回。她在北大上电影精读课,基本上是花三小时讲一部电影,所以她担心如何在半小时,向受众传达出足够丰富的有效讯息?慎重考虑之后,她决定接受挑战:“我也有自己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尝试对主流电影市场发出稍微不同的声音,分享一些不一样的电影,帮受众多推开几扇窗子,从而培养多元的欣赏趣味。“或早或晚,他们会以各种方式作用于电影市场,形成中国的电影文化”。

在她看来,中国电影的最大问题是太过商业化,太过资本化,完全没有给多样化留出空间,观众看不到有趣的电影,趣味和评判标准日趋单一化,会让人生也变得越来越乏味。

她比“键盘侠”们更看好中国电影未来

戴锦华将对电影的热爱,比作谈恋爱,爱之深,责之切。她曾在很多场合表达对中国第五代导演不抱期待,失望于他们抵达一定的高度之后,丧失了最初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但第一课《美国往事》之后,戴锦华的第二课便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由衷赞美或怒其不争,她都不加掩饰,这正是戴锦华的电影讲座的迷人风度之一。几近无情的大炮言论背后,是她比“键盘侠”们对电影更多的深情,更珍惜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更看好中国电影的未来。

她多次强调,今天的中国电影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屏幕,为世界电影市场注入强心剂,整体处于健康状态。“《战狼2》票房的成功,进一步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并且远没有穷尽。今天的电影市场有这么大规模,给中国原创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与上世纪90年代不同,几乎每个国际A类或B类电影节,都有中国导演或中国电影获奖。“人们不会因为它是中国电影而授奖或不授奖,获奖电影同样有高票房,如《白日焰火》《我不是潘金莲》等。时代在发展,拥有豪华硬件的中国电影,必须承担起新的让世人了解中国的窗口责任,那就是在《小时代》们之外,让世界看到豪买奢侈品之外的中国人和正在发生的沸腾的中国生活”。

站在世界电影史的高度,戴锦华看得更远。“如果强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只能为世界电影提供一个市场,并不能真正刺激世界电影的复兴。惟有好风凭借力,自身变得强大,才能谈得上为世界电影提供纵深和未来。中国电影将展示中国新形象,成为中国新名片,中国的崛起也需要中国电影来展示”。

【访谈】

张艺谋和李安都没被她选中

读+:52部电影课里为什么没有张艺谋也没有李安?

戴锦华:总可以有我的好恶吧。我非常尊重李安,也在很多访谈中都谈过李安电影的意义,但放在世界电影史中,李安电影语言的意义,比起这些作品,并没有更典型。

读+:你将侯孝贤和《聂隐娘》放在大师序列,是感动于这样的时代,大师拍片也如此艰难?

戴锦华:侯孝贤作为上世纪80年代华语电影代表人物,现在观众比较熟悉的是《聂隐娘》。我非常认同一位法国影评人的评价,他说侯孝贤的伟大在于,他就像最早期的原创型导演,用他的生命经验在拍电影,属于少数把自己的生命经验转化成电影语言的导演,所以,不可说,需要用心去体验。《聂隐娘》有故事,有对社会和现实情境的表达,可以说说。

读+:中国电影现在受资本力捧,明星导演层出不穷,为什么反而很难产生“第五代”导演那样的现象级热潮?

戴锦华:电影人以代际出现,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大量的新导演出现,形成了新的电影美学。从第六代开始,我期待中国影坛有优秀的导演出现,但不希望形成代际,所谓以代际出现,需要营造、体现出共同的电影美学。后来虽然没有形成第七代和第八代,但有很多优秀的导演,作品多元丰富,电影语言各有个性,各擅胜场,比新浪潮好得多。

读+:你在不少讲座提到,好电影让人受益终生,这52部电影讲完,你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转变?

戴锦华:不可预期,抱着期待。最重要的是分享对电影的爱,让没有那么爱电影的人,也能进入电影群落当中。更高的期待,是能够通过这些课,让听众获得更多的快乐,关于电影艺术,关于文化的、社会的感悟。

读+:好电影能让人获得什么?

戴锦华:我觉得有趣非常重要。当越来越乏味的成功学呼啸而来,电影能让你看到一些多彩的、有趣的东西,让生命变得更快乐。

我个人的生命体验是,当电影成为你生命当中的资源和力量,任何时候都可以调度,就可以帮你捱过一些艰难的时刻,前提是你认真地去看。你看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有益的滋养已经悄然发生。这52部电影,大都是我非常熟悉、热爱的,有把握推荐后,你接受了,一定有收获。但这只是一种收获,千万别把它当成生活的万灵妙药。

中国不缺好电影

读+:中国已成全球电影市场的热土,在由商业资本和流量小生主宰的当下市场,还能产生大师吗?

戴锦华: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导演。在我心目中,娄烨就是大师级导演。张猛的《钢的琴》,是我近年看过最优秀的作品。程耳的《边境风云》也非常有趣,我期待他未来的作品。会不会成为电影大师,交给时间去回答。作为电影观察者,我依然抱着很热烈的期望。

读+:近期不少导演和演员直奔票房而去,会否让中国电影生态进入恶性循环?

戴锦华:从事一个职业,爱这个行业,这是必须的,但又是奢侈的。又有多少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行业是真爱真懂?对电影人也不应该那么苛求。

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电影赶上了世界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电影的爱,电影人对电影的爱,这绝非诊断,急着给电影开出药方,而是大家共同努力,不负电影黄金时代。

读+:现在想进影院看电影,“能吃得下去”的片子真不多,这是否和国内没有艺术院线和二轮影院相关?

戴锦华:艺术院线正在形成。今年一个特别大的变化是,一些特别有意味的电影,可以在电影院看到。变化已经发生,就看你有没有花精力去寻找这类影片。这个时代观影途径非常多元化,没必要只盯着院线电影。

中国每年要生产800部以上的电影,不缺好电影。如果你将目光朝向影院热映中,可能会失望,甚至愤怒,如果你看到那些在院线当中排片率低,只能一日游甚至没有机会进入院线的作品,如果你把那些小成本、年轻导演处女作放到一起来看,你会充满希望。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年轻导演出手不凡。

我在不少讲座中,都提及年轻导演处女作和艺术电影,是电影工业的实验室和发动机。美国很多商业大片制作团队,都会刻意从艺术电影中汲取灵感,好的点子直接拿来。我很欣慰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动机也启动了,它迟早都会加速行驶。与其去抱怨,不如拥抱这个电影的黄金时代,努力去创造中国电影的可能。

读+:前段时间郭柯的《二十二》在武汉上映时,一个15岁的初中生做了一个艺术电影的公众微信号,这是否预示着他们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戴锦华:我不太喜欢这种区分。更年轻的人群当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观影趣味,我很高兴,但这并不意味着寄希望于某个年龄段。我也听某些导演说过要为90后拍片,那其实是他想象中的90后,他未必知道90后要什么。

电影市场,永远是越大越好。《战狼2》能引发票房奇迹,在于他吸引各种各样的族群,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潜能量,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巨大。我一直希望商业电影撑出一个大大的空间,给艺术电影一方天地就好。艺术电影只是多元中的一元,从来不是总御性的。我记得侯孝贤导演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从来没有梦想过艺术电影能一统天下。

与可能挑起的网络战争保持距离

读+:敢言直言也是你影评的一大特色,可惜不少人喜欢看名人“互撕”,良言箴言轻易被淹没,你会觉得失望吗?

戴锦华:不觉得失望。不同的声音,意味着不同的选择。传播多元的欣赏趣味,让不同趣味的人,找到心爱的艺术,对我来说就够了。这52部片单,也不都是我的菜。我一方面期待和主流有差异,另一方面,也尝试讲一些观众觉得有趣的电影,让不同的观影趣味,得到养成和认可,再用各种方式作用于电影市场。

但我不会高估自己。多元趣味的培养,能走到哪儿,影响到什么人,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我有期待,但在自恋如此流行的时代,更要保持谨慎。

读+:说话直言不讳,在网络水军横行的时代,不担心引来攻击吗?

戴锦华:我在意,但我不接触网络世界。我为我自己说的每句话负责,但不会加入口水战争,没有意义。我表达我的观点,这也是意义。但明确不意味着简单,我的很多观点,都是在复杂的讨论中,被标题党了我也无可奈何。我能做到的,是对因此可能挑起的网络战争,保持距离,尽量远离。

读+:很多公众人物如冯小刚选择通过自媒体发声,你想过自己掌握话语权吗?

戴锦华:我不用微博和微信,也不会主动进入这种场域当中。一篇10万+的文章并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思想的生产性,很多文章,看标题就够了。比起10万+,我觉得重要的是分享产生观点的过程。


(作者:周满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