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我们仍爱你虔诚的心灵和脸上的皱纹


82岁的朱治平和72岁的黄凯华依偎在一起

    95岁的曹瑞珊老人展示25岁时的青春照片

    幸福时刻

    由武汉晚报公益文化传播院携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慈善总会、好医网、汉网联合发起的“益张照片·最美夕阳”公益活动在今年重阳节期间为武汉市200名老年人留下了温暖回忆。

服务百位老人    品味百味人生

    在本月的服务中,摄影师和志愿者们兵分多路,上门为老人们拍摄照片。

    家住铭新社区的李廷安老人今年87岁,老家在河南南阳。1993年从空军雷达预警学院后勤部退休。据老人回忆,他1951年在北京正式穿上军装,在部队学习绘图。而后他又跟随部队调动至上海、南昌等地,1954年开始长期在武汉生活。退休后,他酷爱下象棋,喜欢在实践中去创新。他自创了象棋20条口诀,“研巧妙冲三盗车、断根破卫弃骗杀”便是其中的两条。

    今年94岁的袁立灿老人,从1950年进入银行当“小袁”起,就开始给本报投稿,这生涯一晃就是60多年。袁爷爷把珍藏多年的剪报册拿出来给记者看,有“豆腐块”消息,也有专栏和头版头条,他详细备注了登报时间和心情,这样的剪报册子有20多本。他曾下放到宜昌的深山老林,那里没有晚报,便让父亲邮寄晚报到农村,在油灯下细细品味,“见晚报如见亲人”,他说道。1979年,为了抢新闻“时效性”,有一次袁爷爷连夜从汉阳步行到汉口洞庭街送稿,因劳累过度住院一周。此外,袁爷爷现在还坚持每天都写日记,足足有60多册、200多万字。

    73岁的冷转运老人义务理发半个世纪的故事已被很多人知晓,今年,益张照片第二次来到他家为他拍照。冷爷爷家的客厅里还摆着上次志愿者们为他拍的照片。冷爷爷被评为武汉市五星级志愿者和2017年武汉市最美家乡人。

    79岁的卢玉兰老人年轻时特别爱唱京剧,见到志愿者来,她开心地给志愿者看她以前的表演剧照。中风后,她行动不便很少出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年人因为摔伤骨折等原因,只能坐在轮椅上,每天的活动半径就是客厅到卧室,因此,志愿者们的到来令他们很开心很激动。

    在湖北省测绘局家属宿舍,82岁的朱治平爷爷拿出珍藏多年的手抄歌本,用俄语为上门拍照的志愿者演唱歌曲。朱爷爷还讲述了自己1957年考上武汉大学测绘专业时的经历,分享了六十年代他们勘察队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工作时的艰辛。72岁的黄凯华奶奶说:“他大我十岁,今年他82,我72,他一辈子都是琴棋书画,是一个浪漫的人。他是我的老师、丈夫和老伴。”摄影师举起相机时,两位老人手牵着手,黄奶奶温暖地靠在朱爷爷肩膀上。看到照片时,她激动地说:“如果是儿子给我们拍,我们肯定放不开,坐得直直的,我一定要把这张照片珍藏。”

    家住武展社区的曹瑞珊奶奶今年95岁,她是武汉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天仍坚持2小时阅读报刊杂志。曹奶奶的姐姐、姐夫现在生活在台湾,都是百岁老人了,偶尔通电话联系。记者问曹奶奶有没有长寿秘诀?她笑了笑说可能是自己脾气好,一辈子很少生气,尽量多为别人考虑。曹奶奶是空巢老人,武商生活馆联合七支部的党员与她结对子,经常来看望她。曹奶奶从柜子底找出了自己25岁时的珍贵照片,分享了很多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80岁的刘国政和74岁的徐小梅再婚有8年了,8年间他们相濡以沫,平时爱好打牌和散步,儿女们一直很支持他们,逢年过节双方一共8个儿女、8个孙辈欢聚一堂。面对镜头,老人们亲昵地搂在一起。

    74岁的刘春桃和73岁的蔡喜芝都是老硚口人,1963年她们下放到纱帽街,从此就在这里扎根了。“从下放到现在,我们一直亲如姐妹,有50年多年的友谊。”摄影师按下快门,为这对好姐妹拍了一张合影。报道登报后,刘春桃老人开心地打来电话说:“谢谢晚报,你们的报道让我和喜芝成了我们这儿的名人。”

   

小小公益照片

定格武汉两百老人幸福晚年

    恬然一笑

    最美家乡人冷转运爷爷精神矍铄

    坚持阅读

    公益摄影师在铭新社区上门为老人拍照

    温馨一瞬

    灿烂笑容

    益张照片彰显“小而美”的正能量

    “益张照片·最美夕阳”作为武汉晚报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名牌项目,已走过三年。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工作人员表示,活动以给老年人上门拍张照为纽带,活动内容虽小,但是门槛低、参与性强,引发大众思索“拍照”背后的意义,号召全社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正是这样一种“小而美”的活动形式,三年来已为武汉市500多名老人带去温暖和欢乐。小小的一张照片,承载的是社会敬老、爱老的氛围。许多读者朋友看到报道后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也有很多读者带着爸妈一起照一张全家福,这些都是正能量的体现。

   

三年来,热心志愿者已为武汉市500多名老人带去温暖和欢乐“益张照片”是有温度的公益服务

活动志愿者:红色物业大学生

    老人现场拿到照片好开心

    王爱民阿姨为老人化妆

    从2015年武汉晚报首次启动“益张照片”公益活动算起,三年来,志愿者们一直坚持“专业摄影师+志愿拍客”的志愿者构成、坚持上门拍照、坚持现场打印、坚持装在相框里送给老人。三年来,志愿者们也从未停止过思考,如何更加优化拍摄程序,如何让装备更好更轻便等。“益张照片”的志愿者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变成了老人们的青春照相馆。登记、化妆、取景、拍摄、换姿势、再拍摄、选片、打印、装框,每一道流程和工序都凝聚着摄影师和志愿者的热情和心血,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益张照片项目的深情和厚意。

    “益张照片”有一个志愿服务群,群内每天活跃着40多名公益摄影师和志愿者。每次有活动需求,群内都热烈响应。

    李泓翔担任益张照片的公益摄影师已有两年时间了。谈到为老人拍照,李泓翔很有感触说:“我在工作中的顾客都是少男少女,因而,为老人拍照给了我不同层次的体验。当我用镜头聚焦老人的一根根白发、一条条皱纹时,就像在翻阅一本深沉的书,在拍摄老人的过程中,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我的心特别地静。与其说是我的服务帮助老人留下一张满意的照片,我更感谢益张照片活动给我这样一个感受老人的机会。”因此,不管平时工作多忙,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到现场来。

    益张照片现场还经常出现一位背娃的摄影师,他叫徐磊,女儿今年三岁半,从婴儿时期就经常被他背着一起到处为老人拍照。老年人看到孩子往往喜笑颜开,拍出来的照片更显慈祥。

    摄影师鲍爽讲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一段经历,2015年他为居住在武昌西城壕社区的86岁的李丽君老人拍摄了照片,三个月后他准备回访老人时,却得知老人已去世。“为老年人做服务要趁早,只要自己有时间,就会参加活动,不留遗憾。”

    56岁的王爱民阿姨是益张照片的铁杆志愿者,几乎每场不落,主要负责为老人化妆、造型。王阿姨6年前查出患有乳腺癌,这些年她没有被病魔击垮,志愿服务让她的生活充实而快乐。每次活动,王阿姨都会自带服装、道具,比如老年人最喜欢的丝巾,还有鲜花、帽子等。她擅长为老年人化妆,一边化,一边跟老人拉家常。在铭新社区服务时,一位清瘦的奶奶动作比较缓慢,在王阿姨的询问下她说道:“我刚做了个手术,瘦了三十斤。”王阿姨对她说:“您好好养,一定能胖回来。我给您擦点胭脂,上个口红,气色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包准你照相有精神。”

    志愿者刘金星是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一名大学教师,活动中她负责为老人登记、装框。刘老师说:“现场制作照片是这个活动的亮点,每次将制作好的照片装框交给老人手中时,就是我觉得最温暖的时候。”她希望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益张照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公益,拓宽视野。

    文/见习记者唐婧妮

    图片由公益摄影师提供

    好医网现场为老人送健康

    在汉南区朱家山社区的拍照现场,好医网派出医疗服务队,在老年人等待拍摄的间隙,为他们测量血压,普及健康知识。来拍照的71岁的肖春梅有“三高”,经常要去医院看病,她说自己年事已高,子女们又忙,多么希望看病时有个人陪护啊。而好医网推出的“挂号陪诊卡”就是专门针对老人的这一需求设计的。患者可凭卡电话咨询,好医网将会提供在线预约专家号、当天陪同患者就医3小时、协助打车就餐等服务。好医网品牌专员谢俊杰说:“如何帮助老人在医疗健康方面,走好当下的路,看准将来的路,好医网在陪诊产品的设计、养生知识的传递上,一直在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已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

    当天,好医网共为50名社区老人赠送了挂号陪诊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