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空被遮蔽的时候 | 书评-小说

文/禾刀

《遮蔽的天空》


《遮蔽的天空》(保罗·鲍尔斯 著 阳曦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是保罗·鲍尔斯的处女作,与加缪的《局外人》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齐名。

该书于1949年出版后,长达10周霸占《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还与《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一起,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英语小说,和《时代周刊》评选的1923年以来最伟大的100部英语小说两大文学榜。

保罗70多年前讲述的这个故事,今天读来依旧质感满满。要说,保罗讲的这个故事并不离奇曲折,但对人性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令读者印象深刻。

“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面对陡然消失的“宏大目标”,面对时代的虚无与迷茫,情感出现龉龃、结婚12年的美国夫妇波特和姬特并不想就此撒手,二人于是踏上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趟“疗伤”之旅,夫妇二人捎上了外表英俊的好友特纳。

三人逃离有着城市文明象征的纽约,来到酷热难耐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就像是瞬间回到人类的过去。相较于纽约的舒适,撒哈拉大沙漠的热浪令人窒息。保罗写道,“遮蔽的天空下我们多么脆弱,遮蔽的天空背后是浩瀚无垠的黑暗宇宙,而我们如此渺小。”人生处处是舞台,剥离粉饰的浮华后,一切才可能“原形毕露”。也所以,在撒哈拉这样一个寸草不生之地,爱情、婚姻、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等多个内涵裸露在光凸凸的大地上。

作为知识分子的三人,离开了他们熟悉而又擅长的都市生活,就像是久征疆场的将士陡然兵马入库,当外在因素被迫剥离,剩下的只有凡夫俗子的本来面目。三人努力保持着西方知识分子的种种优雅,如波特哪怕条件再差仍然坚持喝热咖啡,姬特每天哪怕再热睡前也要读上几页书。他们一方面对旅行中越来越恶劣的环境感到无法容忍,另一方面根本不曾设想退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就因为波特“觉得自己不是游客,而是旅人”,“二者的区别部分在于时间。游客在外旅行几周或者几个月后总是归心似箭,但旅人没有归途,此地和彼地对他们而言并无区别,所以旅人的脚步总是很慢”。

当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游客而是旅人时,实际意味着已经踏上一条自我放逐的不归之路。放逐不同于放纵,因为他们心灵深处还有一个始终保持清醒的声音。波特对妻子姬特说:“你知道吗?我觉得我们害怕的是同样的东西,害怕的理由也完全一样。我们都不曾找到全情投入生活的办法,我们孤悬在自身的价值之外,坚信自己只要经历一次颠簸便会坠落。”问题是,当放逐行之过远,即便“深处的声音”依旧,还找得到回头的路么?

在故事前三分之二部分,波特牢牢坐稳主角位置。尽管他背叛爱情和婚姻道德约束,夜里偷偷外出寻欢,但越是这样,心底越会不时曝出一种声音,令他深陷自责的泥淖。姬特亦莫能外。一方面她在丈夫面前努力装作心如止水,另一方面与特纳“暗送秋波”,而当他俩终于涉入雷池后,在心底顿时涌现的自责声音下,姬特的旅行便被心灵“救赎”所取代。

好友特纳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波特夫妇感情存有裂痕,为特纳留下了可乘之机。从这层意义上讲,特纳只不过是波特夫妇二人的爱情试纸。这张爱情试纸不仅成功检测出姬特内心的背叛,也唤醒了波特心底对姬特的爱情之火,这也是他后来想方设法撇开特纳,不顾自己罹患重病决意带妻子踏上旅途的根本动因。

小说后三分之一部分是姬特的“专场演出”。在波特即将离开人世时,为躲避特纳,姬特独自踏上另一段毫无希望的旅途。她被阿拉伯商人蹂躏,后又被纳为小妾,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不到山穷水尽之际,那些潜藏在心底的本真往往难以浮出水面。姬特平时“总觉得波特不够体谅自己,但在极端情况下,谁也取代不了他的地位,倒不是因为他有多擅长应对那些状况,而是因为她内心深处的某个部分将他视为绝对可靠的倚仗,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认定了自己只能和他在一起”。

如果把婚姻看成一个天平的话,那么波特和姬特代表婚姻天平的两端,保持着抽象的平衡。哪怕这平衡极其脆弱,但在波特尚在时,这种平衡关系都一直存在。当波特被重病一步步剥夺认知功能时,天平也悄然倾斜,姬特陷入迷茫便是不可避免的归宿。姬特后来的背叛,首先源自对婚姻平衡失控的束手无措。潜意识中,她把波特的离开,怪罪于婚姻中“第三者”的入侵。所以她努力想逃离特纳,即便最需要帮助时也要坚决地离开他,这也是本书的精彩所在。

保罗写道,姬特“已经背叛了自己,与另一边建立了联系,那么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这里的另一边是什么?是姬特当下与过去的切割,灵魂与肉身的切割。

不用思考过去,不用担心未来,不用背负责任,拒绝思考,所有的痛苦自动清零,沉浸于当下的姬特,隐约中可见波特的“灵魂附体”,二者唯一不同的只有性别。直到生命行将结束时,波特才感到“孤孤单单,被人抛弃,失落迷茫,寒冷无望。尤其是寒冷——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寒冷,阴魂不散,如影随形”。没有责任,自由便缺乏情感的温度。

如果说所有的恐惧都缘自本身,那么波特与姬特的结局都是作茧自缚。自我放逐的表面欢愉,无法掩盖逃避的深层本质。背叛短暂制造的畸形快感,终将遭受更多道德责任的惩罚。至少保罗给这样的惩罚预设了两种结果:一种是像波特那样在深深的恐惧中了却生命,一种是像姬特那样在灵魂与肉身的分道扬镳中行尸走肉的苟活。

【编辑:叶军】

(作者:禾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