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漫漫·金庸修改《笑傲江湖》出了错


文/张宗子

金庸先生《笑傲江湖》第十四章中,令狐冲论梨花酒云:“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这里提到的白居易《杭州春望》,全诗如下: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白的七律,若论风致,不得不推此首为第一。颔联,颈联,乃至最后的“草绿裙腰”,都是难得的佳句。所谓梨花酒,白居易有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唐人称酒为春,这又是一例。至于“红袖织绫夸柿蒂”,各选本均有解释。金庸晚年修订其作品,上述一节,在引用了白诗之后,扩充为:

“你想,杭州酒家在西湖边上卖这梨花酒,酒家旁一株柿树,花蒂垂谢,有如胭脂,酒家女穿著绫衫,红袖当垆,玉颜胜雪,映著酒家所悬滴翠也似的青旗,这嫣红翠绿的颜色,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

这段文字极为迷人,赶得上《水浒》中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对孟州道上夏日小酒店的描写。问题只在于,以此作为白诗的演绎,就不对了。所谓红袖,是织绫的女子,不是卖酒女郎。那有漂亮图案的绫,也不是穿在当垆女身上,而是正在织的织物。柿蒂,不是有一棵柿子树,而是绫上的图案。

柿蒂是柿子果实的蒂,早先青色,柿子成熟时为棕黄色,不可能红如胭脂。柿蒂纹,是仿柿蒂的图案,先秦两汉即已流行,也有人称为四叶纹。唐诗南方的丝绸上,是常见的图案。白居易这句诗也有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杭州产绫有柿蒂、狗脚多种,……皆花纹凸出,色样不一。”

绫是一种质地柔软轻薄的丝织品,“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花样繁多的绫中,浙江的缭绫最为有名。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里说,“江南则有方棋、水波、龟子、鱼口、绣叶、马眼、白编、双距、蛇皮、竹枝、柿蒂等绫。”先织后染的纺织物,叫做“染缬”,唐代的技术特别发达,普通有绞缬,“以青碧花色为主”,有蜡缬,即蜡染,“花纹特别细致”,有夹缬,“能套染多种颜色”,“缬有大撮晕、玛瑙、柿蒂、鱼子、斑缬等等名称。”

柿蒂绫值得“夸”,因为这是极精美的一种绫,或即缭绫的一种。白居易新乐府有一首《缭绫》,就专咏其工艺之美,制造之难:“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唐代仕女着柿蒂纹长裙的实物,最典型的是西安王家坟村90号唐墓出土的三彩俑,沈从文先生形容为“高髻,着锦半臂,小袖衣,柿蒂绫长裙。”李知宴《中国陶瓷·唐三彩》中描写得更具体:长裙高束胸际,裙裾宽舒,长垂曳地,领镶酱色锦边、衣上绣出八瓣菱形宝相花……

金庸原版文字本来无误,修订版反成误解。

张宗子 旅美作家,现住纽约。著有《空杯》、《书时光》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