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丨敬业的人,把平凡变为不平凡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有媒体近日报道,西安火车站有个90后售票员李聪,能够一个小时内默画出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包括807个站名、343个线名、606个结算站、201个非结算站,被网友称为“西安最强大脑售票员”。

她不是为记忆而记忆,而是将能力体现为服务:盲打键盘,能一分钟准确制出车票十五张;旅客买不到直达票了,她能通过“心算”,一年帮旅客推荐近2万次最佳换乘方案,实现“曲线回家”。最多一天,她帮班组同事们整理了50种换乘出行办法,班组当天发售异地票多达5000余张。凭着敬业,这位售票员也成了“网红”。

总有在平凡的岗位、不起眼的工作中做出比别人高出几个档次的业绩,成为一个行当的状元或者“牛人”。比如北京有个老劳模张秉贵,是北京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人称“一抓准”“一口清”,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顾客分斤分两买多种糖果,他能一边称糖一边心算,很快报出应付钱数。工作平凡,有人却干得大大地与众不同,能够给人意外惊喜。

这种给人意外惊喜的职业技能非生而有之,它遵循“熟能生巧”的规律,靠不断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摸索和践行、积累经验而来。李聪的“最强大脑”始自她当通讯兵的经历,由于工作需要,她牢记军区1000多个电话号码,一个人最多可以同时接8部分机,练就“听音辨人”的本领。到西安火车站当售票员后,她经常利用下班时间,练习画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所谓“熟能生巧”,就是付出才有收获、付出就有收获。

但关键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敬业爱岗是一种人类通行的价值观,但不是人人都能敬业爱岗。有些人觉得工作不入他的法眼,平时采取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工作自然谈不上什么技能;有的人干一行就想把它干好,干成这一行的状元,这是一种对待本职工作的积极态度。

在老劳模张秉贵“一抓准”“一口清”绝活的背后,是他的“一团火”服务精神。他刚当售货员时,商场售货员对顾客有时候爱理不理,张秉贵对顾客也曾经挑挑拣拣,并被投诉。后来他给自己的服务定了“十个字”标准: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正因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才有动力磨炼出“一抓准”“一口清”的服务技能。 

有些人可能有这样一种心理:售票员之类的平凡工作,值得我太当回事吗?现在跳槽经常发生,择枝而栖也是劳动者的权利。但既然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得把它当一回事认真去做,在改行之前,我们必须在现在的岗位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把小事做好能够使我们内心快乐,并使我们与社会融洽地相处,这是价值观,也是智慧。

【编辑:刘思】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