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当兵打仗——办报纸——做外交,周恩来派专机送他出使日本

陈楚小传

陈楚(1917—1996),山东省荣成市崖头镇河南村人。早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军区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大众日报总编辑、辽东日报社社长、东北日报社副社长。

为长江日报创刊人之一,1949年5月—1951年任长江日报社总编辑,1952年—1953年任长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1954年后投身新中国外交事业,曾任首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常驻联合国代表、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

1994年,陈楚(前排右二)到汉参加长江日报创刊45周年活动,与老报人合影 (资料照片)

上世纪30年代,一位在孔子故乡受过师范教育、立志做一名教师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破碎的山河,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共产党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又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政工宣传干部,亲自参与创办4份地方党报,其中最后创办的一份就是当年中共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新中国成立不久,他离开武汉,从报界转战外交战线,参与并经历了新中国外交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他就是堪称传奇报人、长江日报首任总编辑陈楚。

5月7日,陈楚之子、原空军副司令员陈小工中将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深情讲述了父亲一生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们父子与武汉、与长江日报的不解情缘。

投笔从戎成为八路军战士

陈楚1917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崖头镇河南村,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可以,父母供他读完了曲阜师范。这位爱读书勤思考的青年人不再满足于到中小学谋一份薪水,他的人生理想是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立志做一名大学老师。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华北,日寇的铁蹄步步紧逼,偌大的北平早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正在北平山东人办的大学预科学校备考的陈楚,受到爱国精神的感召,参加了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结果被学校开除。陈小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件事直接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走向,大时代的浪潮将他推上了革命道路,他和一帮爱国学生一起向延安方向行进。“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转回山东,参加了天福山起义,成为一名拿枪的八路军战士。

创办辽东日报时曾转移到朝鲜

陈小工回忆,父亲总结他这一生做了三件事:当兵打仗、办报纸和做外交。他的青春遇上了严酷而热血的战争年代,但他的才华很快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上显露出来,接连参与创办了《大众日报》《辽东日报》《东北日报》和《长江日报》,并且都是直接做到了总编辑或社长。他经常深入一线采访,亲自动手写新闻和社评,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伏案改稿,是受众人称道的名编辑。

陈楚曾对儿女讲起他办报时的艰苦和辛劳。当时物质条件贫乏,不仅缺纸少墨,更缺乏新闻人才,他就从战士中培养通讯员和记者,手把手教,认真反复地为他们改稿,为以后的党报党刊储备了一批人才。

报人陈楚也曾直接面对生死的考验。抗战时期他率领报社的同志多次粉碎日军的围剿。在辽东日报工作时,他带领报社同志们一起参加保卫南满根据地的战斗,并一度转移到朝鲜坚持出报。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已被任命为中共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总编辑的陈楚,和同事们废寝忘食,加班加点,硬是在武汉解放一个星期后就正式出报。5月23日就此成为《长江日报》的出生日。

亲自取来毛泽东的长江日报题字

1949年4月末,本应随四野部队南下武汉创办中共中南局机关报的陈楚,却与廖井丹一起留在了天津,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等着到北平去取毛泽东同志为《长江日报》题写的报名。

陈小工回忆,父亲拿到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长江日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后非常兴奋,要知道当时的毛泽东日理万机,很难抽出时间为报纸题字,后来一些报纸的毛体题名多是从毛泽东书法中拼字而得。

1983年,长江日报老报人王惠超曾听陈楚说过,《长江日报》的报名也是他和廖井丹等人一起商量的结果。最先有人想叫中南日报或华中日报,陈楚认为报纸不宜用行政区划命名,山东、延安和重庆的报纸都没这么叫,武汉面临长江,周恩来和董必武当年领导的长江局就在武汉,干脆叫《长江日报》吧!毛泽东同意了这个建议,长江日报由此沿用至今。

首位乘专机赴任的驻外大使

1954年,时任中共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的陈楚,人生轨迹又一次发生改变。这一年他奉调到了外交部,担任当时最重要的苏联和东欧司的司长。从此,报人陈楚转型成为新中国外交官和党的外事工作领导,一直到离休。

作为报人的陈楚是成功的,作为外交官的陈楚,人生更加精彩,有幸参与和经历了新中国30多年的外交大事和国际风云。1963年,时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的陈楚,陪同周恩来和陈毅出访亚非14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陈楚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协助黄华工作,周恩来总理当时说:黄华主外,陈楚主内。

陈楚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陈小工供图

1973年,陈楚受命担任中国首任驻日本国大使,为刚刚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中日关系做出了杰出贡献。从驻日大使卸任和离休后,陈楚继续为中日关系的发展竭心尽力。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时,陈楚与赵朴初等5位长期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著名人士,获得了日本政府授予的勋章。

有一件事令陈小工记忆犹新:1973年,父亲赴日前遇到难题,由于当时中日两国未直接通航,去东京要到香港转机。周恩来总理当即决定派专机送陈楚从北京直飞东京,以体现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这件事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一段佳话,陈楚也成为新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乘专机赴任的驻外大使。

1977年,陈楚重返联合国,接替黄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阔别40年重访武汉

今年70岁的陈小工和妹妹陈小农都出生在汉口协和医院。10多年前,陈小工到武汉出差时,抽空去了协和医院和洞庭街老长江日报宿舍。他与父母和妹妹在江汉村弄堂里住了5年,如今物是人非,童年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他只记得1954年武汉发大水,父亲的警卫员踩着齐膝的水将他扛在肩上,从幼儿园接回家。

1946年,陈楚与夫人洪兰在辽东日报时的合影 陈小工供图

1994年,阔别武汉40年的陈楚接受《长江日报》邀请,和夫人一起回到武汉,参加长江日报创刊45周年纪念活动。故友新知令老人非常激动,亲切地拿武汉黄陂话打趣,给大家回顾长江日报创刊的不凡经历,并与老友们合影留念。两年后,一代传奇报人陈楚病逝于北京。(长江日报记者李利民)

【编辑:叶子】

(作者:李利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