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英雄
-
日接收患者200人次, “95后”护士主动报名守护透析病人
-
他是学生们的线上辅导老师,也是隔离点的临时“心理教师”
-
“90后”四川男护师来汉1个多月,女友对他说:你回来了,我们就去领证
-
每分钟为4名患者配药,一线药师将用药经验推广至各方舱
-
【天使战“疫”家书】 妇产科主任周燕:用坚守传递希望
-
想去武大看樱花,90后女护士奋战在雷神山医院
-
“战疫一线的小董,生日快乐!”
-
“衷心地希望你重新启航”,女药剂师解除隔离获准重返一线
-
50多天没回家的他对女儿说:“等爸爸战胜疫情,一起给妹妹补过生日”
-
照顾了一个多月的患者恢复意识,ICU女护士感动落泪
-
ICU护士钟小锋:没有时间去害怕,只想把工作做得更细致
-
河北省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医者只有深入病房,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专家
-
病房里帮奶奶级患者找闺蜜,这个小护士用心疗愈
-
为给小女孩采集咽拭子,90后女护士耐心劝了20分钟
-
平均每天采集咽拭子70余次,这个组长今天收到一件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
与死神赛跑不能有丝毫差错,ICU护士钟小锋:患者一个眼神会让我们特别开心
-
当“90后”护士遇到“90后”老人,她们像照顾孩子般守护
-
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
-
“我也害怕,但我不能逃避”,7位一线90后医生的青春宣言
-
疾控夫妻:我要的礼物就是“一起安全回家”
-
一天最多采样130例咽拭子,采集员南小莉的入舱经历
-
普通的她们,今天的名字是英雄
-
医生调派、病人转运、报送数据……她一个月话费673元: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
“治疗性聊天” 聊着聊着病人就放松了
-
为医患做好心理护航,四川心理卫生队入驻汉阳两家方舱
-
“你要教会她跳舞” 医疗队给患者布置“特殊作业”
-
战“疫”一线丨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生死关头,必须争分夺秒!
-
【你有多美】驱散心中阴霾,照亮患者心路
-
【你有多美】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两个儿子画了一个穿铠甲的“爸爸”
-
一起来看援汉医护画笔下的方舱生活
-
“待平安回家,我们再相约球场”,山西8名医生球友约定“再战”
-
错过儿子生日,武昌方舱河北队员视频承诺:等爸爸回去带你放风筝
-
错过儿子生日,援鄂河北队员视频连线“等爸爸回去,带你去公园放风筝!”
-
查房时患者沉默寡言、气氛不对劲……这位医生消除患者“沉默的风险”
-
看!防护服是特别的“画布”,画满爱与春天
-
80后医生用手机记录治疗过程,视频获160万点赞
-
83岁老太太的那一鞠躬,他会铭记一辈子
-
同济医院专家与意大利专家视频共享新冠肺炎救治经验
-
3天只睡9个小时筹建方舱,医生王伟最欣慰的事是看到患者出院
-
83岁老太太的那一鞠躬,他会铭记一辈子
-
他坚守一线48天:“最想抱抱亲亲我的儿子”
-
社区医护人员的战“疫”:背上老人的“闷咳”还在我的耳边回荡
-
援汉医生推87岁患者做CT,途中停了几秒钟,留下这张金黄色的照片……
-
白天医院值班晚上线上坐诊,80后博士“白加黑”双线战疫
-
两医生再捐血浆,第四医院“热血群”13名医务人员捐献
-
“儿子,等病毒消灭了,爸爸妈妈就回家陪你玩”
-
收到山西老父亲的手写家书,落泪的她传承家书给女儿当生日礼物
-
他们做了亲人该做的所有事,患者家属:“米汤护士”这个称呼会一直刻在心里
-
坚守发热门诊的她,最简单的幸福是隔着车窗看一眼丈夫
-
“牙好胃口好才会更快恢复”,两位口腔医生奔赴隔离一线战“疫”
-
刚开始脾气很大的老人,离开时向这位医生鞠了一躬
-
看不清她的模样,我们叫她“米汤护士”
-
天津援汉护士用vlog记录“战疫的日常”
-
患者治愈出院,临别前一句话让人泪奔……
-
援汉医生自制吸管让危重症患者喝水不停氧
-
天津援汉护士用视频博客记录“战疫的日常”
-
【一线抗疫群英谱】董芳:重症监护室的生命守护
-
一线抗疫群英谱|张兵华:被患者信任,是我的骄傲
-
【同心战疫】农工党党员、武汉产科医生代淑兰:迎接疫情中的新生命
-
妻子在黄冈分娩,一线执勤的他在朋友圈写下战“疫”家书
-
身体已逐渐恢复仍坚持要求吸氧,心理医生几次“疗心”让患者不再恐病
-
这位民警收到朋友留言:“真想把你灌醉,让你睡几天”
-
面对狡猾的新冠病毒 ,这队顶尖“病毒猎手”不断升级“三大武器”
-
接转新冠肺炎患者就医的他说, 已连续7个夜班没接到病人
-
95后社区姑娘手机存满居民购药图
-
穿警服的人大代表挺在方舱,“安全大使”查隐患一丝缝隙都不放过
-
“打倒病毒怪兽,我们去恩施接你回家” ,一对护士父母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
援汉护士的儿子过生日,同事在她的“战衣”上画下奥特曼
-
发抖音展示真实菜价,敢回怼负面评论,她是“最嚣张的超市陈主管”
-
战“疫”一线,今天她度过了最特殊的结婚纪念日
-
首个夜班下班,重庆男护士秀“空气”篮球
-
武汉大冶两地“空中”会诊,共同给疑似新冠肺炎患儿把脉
-
“关键时刻,绝不退缩!” ——湖北五位辅警的战疫故事
-
我被患者“拯救”,再拯救患者——“95后”一线护士的成长自白
-
致敬战“疫”女战士
-
缝补消毒灭菌100%,这支“巧手战疫队”保障隔离衣不断供
-
战斗在一线的00后护士张玉涛,我成长了!
-
“苦一点没关系,只要武汉好起来”,武昌逆行护士转战多个一线岗位
-
我被患者“拯救”,再拯救患者——“95后”一线护士的成长自白
-
战“疫”一线坚守40天,他在梦里狠狠给双胞胎女儿一个拥抱
-
在隔离病区工作了37天,保洁员高姐:护士们打扫卫生,我心疼
-
十岁女孩对着视频流下眼泪,一句要与医生妈妈“同生共死”感动众人心
-
南京驰援武汉医生谷伟:这样的疫情呼吸科医生责无旁贷
-
90后男护士来不及告别未婚妻匆匆奔赴一线
-
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返岗第一天,各病区都要走上一遍
-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治愈出院后再上“疫”线
-
爱心摆渡车队:现在大多是接病人出院,心情不一样了
-
【一线抗疫群英谱】邱海波:重症病人在哪 我就应该在哪
-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与阅读”,这个图书馆可以为隔离点配送童书
-
滴滴医护车队司机王帅:疫情之下的坚守、感动和小别离
-
这两位“90后”驱车40公里为独居老人送“氧”
-
“我们比不得一线医生,做好清洁是本份”,朴实环卫工夫妻坚守岗位
-
他单车上挂的包里背的,都是帮村民采购的物资
-
一笔60.2万元的特殊捐款,英雄后人为武汉加油
-
日夜坚守,守牢武汉大门 | 图集
-
武汉“北大门”的乡村防疫守护者|图集
-
战“疫”月余未回家的民警隔铁丝网和儿子聊天:等你写到100,妹妹会走,爸爸就回来了
-
党员医生夫妻分隔两地坚守战疫一线: 丈夫驻守发热门诊,妻子服务线上问诊
-
志愿者“夫妻档”:你开车我核药,你排查我记录
-
这位党员已默默守护20多名困难群众36天
-
志愿者“夫妻档”:你开车我核药,你排查我记录
-
一位网络员的自述:老公凌晨四点回家,衣服裤子没脱,捏着手机睡着了
-
好辨认又暖心 , “举牌人”特制3块牌子接送治愈患者
-
今天,你看到这张照片了吗?
-
热心泼辣说干就干,洪山社区战“疫”“铁娘子”成了居民“主心骨”
-
转运病人18天,家人都不知情,他是司机也是病人的“心理按摩师”
-
居民患病他背起就往五楼送,“我来我来”是这位下沉干部的口头禅
-
战疫一线的一家人:期待一顿安心的团圆饭
-
值守在医院门前帐篷里,这位法官当起转运患者“摆渡人”
-
一名老党员的“转运日记”:“我每天都盼望第二天能写下‘转运0人’”
-
“只当是锻炼身体”,他每天骑车1小时下沉社区
-
这群搞规划的,一下沉到老社区就“圈地”管住想出门的居民
-
与家人隔离27天,社区网格员手绘“作战图”守护社区348户居民
-
社区86名志愿者“包楼栋”服务,给特殊群体送菜、送药、送餐
-
巧用社区消防车,党员志愿者每日高压水枪消杀2小时
-
为社区1713人服务,这位网格员还志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
社区干群帮忙团菜,不会“网购”的老人们吃上了新鲜蔬菜
-
退伍军人组织员工给医护人员和社区群干送盒饭
-
战疫女警曹怡坤:拉网排查不落一人!
-
家人感染消息给村支书敲响警钟,江夏丰收村478人零感染
-
贴心!这些物业想方设法为业主跑腿解忧
-
物业帮业主买菜,业主赠物业口罩,小区封闭管理后关系更近了
-
处理完母亲后事两天后,她就返岗发放防护物资
-
武汉这个小区的107位业主,给物业发了6万元“奖金”
-
“每次都是你保家卫国,现在轮到我了”,军嫂请缨来汉上战疫一线
-
转业军医坚守战“疫”一线,为照顾病人一晚起来四五次
-
【群英谱】黄陂退伍军人施引主动申请接送疑似病人
-
私家车成购物车,支书每天跑两趟成“带货”达人
-
他们在隔离区工作|图集
-
自驾临时改装皮卡车,这群勇士为患者搭建希望之路
-
为什么火线提拔的是他们? 一名主动开私家车转运疑似病人;一名随叫随到工作到凌晨3点
-
夫妻志愿者上一线战“疫”:我们的工作值得骄傲
-
跟车送患者跟踪了解病情,她把大家都安排妥当才安心
-
妻子坚守医院阵地,他选择到项目、社区一线一起作战
-
战“疫”一线群英谱|一家三口战“疫”的13小时作息表
-
瞒家人接送医护人员,协调企业运送食品,他希望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
户部巷老党员口述实录:社区24小时的“大堂经理”
-
他在隔离点工作,他最心安的是听到体温无异常,最高兴的是能送居民回家
-
她献完血转身就去了隔离点:“不方便的病人,尽管往我这转!”
-
拼板凳当床不回家,社区书记连续19天为空巢老人送“爱心外卖”
-
“您打电话,我陪您说话”,在隔离点的他们很暖
-
终于向组织表白成功! “骑行女孩”甘如意成为预备党员
-
主动请缨、不要报酬、不讲条件致敬这群“抢”进战场的退伍兵
-
“临时书记”临危战疫,确保社区24小时不打烊
-
一个0感染0疑似0发热的小区,背后有位“陈经理”
-
转业军人毛遂自荐当社区“摆渡人”,9天接送3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诊转院
-
半月没见过孩子,战“疫”护师视频看到二宝鼻梁磕伤偷偷抹泪
-
“这是我的家”!每天背40斤药水为社区消杀,这位防疫志愿者还曾因救人获誉“时代楷模”
-
截至2月11日零感染!这个老旧小区是这样做的
-
身在社区一线,每日只能与女儿隔墙而语,女儿给她拍视频: “我爱妈妈,妈妈加油!”
-
11岁女孩独自住进隔离点,房管局阿姨每日嘘寒问暖,当起“临时妈妈”
-
“六亲不认”的村支书帮村民代购忙得脚不沾地
-
方便服务居民,群干干脆住在社区
-
排除感染的社区书记一回来就给居民送了一天菜,“放心,我不会不管你们的”
-
社区干部压力大情绪不稳,街道“知心大姐”每日一小时为他们心理疏导
-
残疾社区干部给妻留信“出征”: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
-
硬核一家,三口齐上阵奋战社区一线
-
“仗总要有人打,前线总要有人上!”这条微信讲出了社区工作者的心里话
-
社区战“疫”夫妻档:我们是夫妻,也是战友
-
每天花17小时汇总17个社区数据,街道挂职干部这样“编织”信息网
-
“我有A照,我什么车都能开,我来吧!” 社区居民“红姐”自愿接送发热病人
-
军嫂每天只睡三小时,只为让援汉医疗队吃上热腾腾的饭
-
村支书日行2万步只为“守护”家园
-
社区书记驱车15小时回汉,每天接50多个电话为民解忧
-
武汉一个社区书记的“战疫”日记:面对疫情,专业、有序是第一道防线 | 社区行
-
劝村民少走动,她却一天走近2万步
-
挨家挨户排查2800人,蔡甸24岁社区网格员: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筑起居民和疫情间的“第一道防线”——3位社区书记的抗疫样本
-
安徽姑娘拖着武汉老公开车360公里逆行回汉投入社区“战斗”: “你们都累狠了,我就是赶回来换个手”
-
既在社区当值,又当专业医生,这个社区书记有点忙
-
司机、搬运工、检测员、播音员……武汉战“疫”最美教师哪里需要上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