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火箭”的80后90后 青春的力量开始绽放

  邢帆 专栏

近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完成了技术区的相关工作后,运至发射区,并计划在年底进行飞行试验。由于其硕大的身躯,长征五号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胖五”。未来,“胖五”将肩负发射探月三期、火星探测、载人空间站等众多任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代表中国顶尖科技水平的“大国重器”,负责总装的居然都是80后、90后。

这并非孤例。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于华男团队,打造了中国宇宙飞船的核心装置——黑盒子,并于2011年成功助力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这支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201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这个号称“新北斗”的研发团队中,80后占了76%。去年年底,《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科研文章,研究的是造血干细胞在活动物体内的归巢全过程。作出这项成果的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巍峻带领的90后团队。

无论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领域,还是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之中,都活跃着80后、90后的身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80后、90后还是“小孩子”,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科研、重大工程建设,40岁以上的中年人才是中流砥柱,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似乎还不到承担重担的年龄。另一方面,这两代人,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成长轨迹与国家的飞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相重合,不知饥饿为何物,也很难对先辈们提倡的艰苦奋斗有切身体会。简单说,就是“没吃过苦”。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力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锻造”这一代人的“熔炉”,让他们具备应对挑战所需要的力量。80后、90后虽然普遍没有吃过物质短缺的苦,但他们也面临着变化更为快速、更为复杂的社会状况和国际局面,这容易让他们迷茫、彷徨无措,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思维。

随着80后、90后越来越多的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主力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积蓄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并成为解决时代课题的关键因素。

【编辑 邢帆】

(作者:邢帆 专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