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中洛,我终于来了。
关注丙中洛是近两年的事,特别是我的《走进五十六道门》与读者见面后,应该要开启新的一轮“寻访少数民族原生态风情之旅”。居住在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寻访这三个少数民族只有到怒江大峡谷走一趟,别无它径。
做网上功课时,一直是一种忐忑的心情,有时甚至有点惶恐,一直到出发,这种忐忑也并未减轻。“山高路远”“山高路险”,“一边是汹涌江水,一边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江中”,“路很窄,有的地方仅能容一辆车通过”,“路面不好,一路坑坑洼洼”。更有甚者,关于怒江大峡谷发生泥石流的新闻经常见诸媒体,在2008年7月还发生过特大泥石流……这样的字句深深地刺激着我,考验着我的意志。有时几乎打了退堂鼓,这么险的路,这么严峻的地质条件,能去吗?去一趟值吗?
人们的日常所为,有时候就是被一种朴素的想法或者是一些笨拙的想法所支配。换个角度一想,说的是很吓人,那里的人们不也是祖祖辈辈生活下来了吗?交通条件可能是差一点,但只是局部或者某个路段。
去吧,走一趟,为了“寻访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民族风情”,就这么定了。
2月11日出发,从武汉出发飞到昆明,航程1364公里;然后转机到保山,航程约484公里。别小看这个保山机场。机场始建于1929年,是当年著名的“驼峰航线”的主要起降机场。
到保山已是晚上9点左右。机场距保山城区9km。机场安民告示白纸黑字:机场到市区没有大巴,请自行乘坐出租车。花了50元叫了一辆出租到市区,在保山客运站旁边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2月12日,早早起床。这里的时间要晚一些,看看手表,已是北京时间7点半,一轮弯月还高高地挂在空中。
自助购票,58元。9点半坐上了由保山开往六库的“怒江高快”。
保山到六库,全程约142.4公里。路上车不多,路况也不错。
途中经过一个边防检查站,查验身份,检查过往车辆。这意味着你已经进入边境地区。在云南寻访少数民族的途中,像这样的边防检查我已经历很多。
因为这个边检站修建的民族特色很浓,一条“怒江欢迎您”也很暖心,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里。有朋友立即质疑,这景点怎么没人?我乐了,这还是一种旅游逛景点的思维定势。也难怪,朋友圈里的照片大多是来自景点。
车到六库已是下午一点左右了。
六库,是怒江大峡谷里的一个重镇,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在这里,我围绕着寻访傈僳族,做了一系列工作,一呆就是6天。
在六库期间,市城管委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新闻联播里说,独龙江隧道发生严重堵车;江汉区文化局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新闻联播里说,独龙江下雪啦……洪山区工商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不能帮你什么,只能声援,而最大的声援就是推送你的文章,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体会和成果。更多的朋友在我的文章后面跟帖、留言、点赞。这一切都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继续行走怒江大峡谷的信心更加坚定。
我80多岁的老母亲也在关注着我的行程。每篇文章都看,每篇文章都评论、点赞。
是的,前面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既然目标已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更何况有这么多朋友的声援,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2月17日(大年初二),我去观摩了“2018年怒江大峡谷澡塘会”,然后继续往怒江大峡谷里行进。
等候在路边,不断招手拦车,下午2点半,终于坐上了当地一种专用的农村公交—-定员8人的小面的。
沿着怒江大峡谷一直北上。沿途风光很好,路面也不错,也没有出现网上说的那些情况。不过,路上的一些警示牌还是让人有些隐隐的担心。“落石路段,快速通过”“地质滑坡路段,谨慎驾驶”等等。总的还好,越往大峡谷深处走,忐忑的心情似乎也在逐渐平静。
从登梗澡塘到匹河约100公里,车到福贡县匹河乡已是下午5点左右了。大年初二,都在过年。门店全部关门,路上偶见行人。我这个过客还得去那个高山之巅的怒族村寨——老姆登。但看眼前的状况,上山的车是没有了。
从网上知道,从匹河到老姆登还有一段距离,怎么上去呢?徒步,时间太晚了。继续上山还是先住下,明天再说?不行,一定要上山。
在一家开着门的店子里,几个人正在烤火,我向他们打听还有没有车去老姆登。回答倒也爽快,有啊,就是价钱贵一点。我一听,喜出望外。价钱好说,出门在外,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
一辆白色越野车,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把我送到了老姆登。
在老姆登的“达比亚客栈”住了两晚,在高山之巅活动了两天。2月19日,决定下山继续前行。
因为是背包客,每一段路程的交通工具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春节期间,上山不易,下山也不易,同样也有一个交通工具问题。正好住同一客栈的云南昆明一家三口的旅行车要下山,我想蹭个车到山下匹河乡,人家爽快的答应了。
一上车得知,他们一家这是要去丙中洛。好机会,干脆给点油钱,就蹭他们的车去丙中洛。
又一想,算了。换位思考,人家三口,一路其乐融融,一下子一个外人充斥其中,车上说个话都不方便。还是不打扰别人。不过,蹭车可以蹭到福贡县城,多蹭个40多公里。
11点左右,车到福贡县,在一再感谢中我下车了。稍事休整,我又上了一辆去贡山县的农村小面的。
车上连司机6人。上了车我才知道,那几位是去丙中洛的。好哇,我也直接去丙中洛,然后再往回走,回到贡山县,再去独龙江。
怒江,就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峡谷里。有的江段水流平缓,形成一个个高山平湖;有的江段虽然水流川急,但也只是顺着落差在江中的石头丛中乱窜。至于惊涛骇浪、波涛汹涌之类的场景全无踪影。当地群众说,只有在雨后,怒江才是真正的“怒江”。
怒江两岸的景色很美,但路面真的很差。有的路段坑坑洼洼,有的路段靠江一侧发生垮塌,路上经常可见红色尖锥筒,不用问,这里一定又是危险路段。
令人欣慰的是,沿途工地很多,这条进出大峡谷唯一的路正在进行“美丽公路”全线改造,预计2020年完工。那个时候再来怒江大峡谷,现在的道路状况将一去不复返。
福贡到丙中洛约154公里。下午4点40分左右,丙中洛到了。
我要特别说一句:出发前的种种担心全部化解,我没有在怒江大峡谷遇见前面所说的种种情况。如果朋友想到怒江大峡谷走一趟,这里的交通条件应该可以。不过,最好别雨季来。如果把绿色、平缓的怒江换成黄色、波涛滚滚的“怒江”,我绝不敢走一趟,您敢不敢走,自己看着办。
丙中洛,是我的行程中一个重要节点,在这里开展一系列活动后将开始往回走。预计在正月十五之前回到武汉。
我要借用怒族的敬酒歌的最后一句歌词发出邀请,让我们“一休,一休,一拉休”。
(作者:周元 编者注:本文较作者原文,略有删减)
【编辑:朱佳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