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本土植物图鉴,一草一木皆乡情

人对家乡的记忆

除了熟悉的舌尖味道和地标建筑

一草一木皆是牵挂

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

其实武汉的本土植物,比你印象里更丰富

梓树  

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唐 柳宗元《闻黄鹂》

千百年来,梓树和桑树就是承载乡情的植物。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题为《小弁》的诗,其中写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是说家中桑梓为父母所植,念及父母,对桑树梓树也当恭敬。

宋代大学者朱熹注释曰:“桑梓二木,古之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是故 “桑梓”一词,自古以来即用以指代家乡。

梓树木材耐腐,古人亦以为制作棺木的上等材料。故而古代帝王的棺木,又有 “梓宫”的别称。

梓树木材质轻、容易加工,坚硬却又富有弹性,耐腐且不易翘曲,是建造宫室、器物的上佳材料,故而我国古代木匠又称“梓人”。

今天梓树已经不再作为主要的经济树种,但其实它们并没有从我们身边消失。在武汉市的中山公园、解放公园、黄鹤楼公园等许多公园里,都栽植有许多梓树。

梓树树干挺直、绿叶宽阔;初夏季节满树繁花,花后枝头缀满细长如挂面的荚果,是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历经千年,以“梓”命名广为流传,代表着家乡美好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心中永远的“归属感”。

香樟树  

夏日最葱郁的记忆  

相传,樟树的由来是嫦娥来凡间游玩,不小心把香囊掉在了溪边,一只山鹰嗅到香囊的香气,便叼走了香囊,香气也弥漫在此,从此,溪河沿岸就长出了许许多多的香树。

香樟树是最常见的树木之一,虽稀松平常,但不可或缺。

每逢夏日,路边的香樟树遮天蔽日,在灼热的阳光下,每一片树叶都透发着翠绿的生机,郁郁葱葱。

香樟树又是长寿之树,树龄可达上千年,可成为参天古木, 是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它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城市守护者。

梅花  

武汉市花的悠久之路 

梅,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首,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而湖北自古便是梅花的故乡,唐宋时期植梅在武汉地区已很盛行。

明清时黄鹤楼附近梅花从植成林,汉阳梅子山也以梅花为主,解放前后武昌洪山一带一直有种植梅花的民间习俗,称为“瓶插梅花迎新春”。

武汉向来有“新花城”的名号,而梅花却是武汉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花木。 

1984年,武汉开展了市树市花评选活动,梅花与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腊梅、紫薇、石榴、栀子、杜鹃共同竞争市花之名,梅花以超高人气拔得头筹,成功当选武汉市市花。

也许是梅花的“傲霜斗雪”和武汉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不谋而合,梅花之于武汉的意义,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

水杉 

“南有乔木”静而不争 

不同于“梅花”的孤傲气场,水杉作为武汉市的“市树”,则低调深沉,高耸挺拔,静而不争。

世间流传着不少关于水杉的美丽传说。在淳朴的土家族里,水杉被当做是通往圣灵的天梯,认为水杉是象征生命枯荣往返之树。

据调查,世界上现存的水杉“始祖”在湖北利川市境内,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杉树林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市。水杉发现于湖北、原生于湖北,是湖北的“大熊猫”。

“南有乔木,不可思休。”水杉高耸入云,枝条虽不粗壮,但总是紧紧围绕在主干周围,形似塔尖,绝不旁逸斜出,永远保持着笔挺向上的姿态。

正如“直爽”的武汉人,坦坦荡荡,一身正气。

紫薇  

花有百日红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自古紫薇花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避开喧闹的春天,开在少花的盛夏。紫薇是常青公园的园花,常青公园也是市内最大规模的免费赏紫薇的公园。

因为花期漫长达近半年,紫薇花又称为“百日红”,既美丽动人,又耐暑抗炎。

它还耐干旱、易成活,不仅能装饰庭院,还能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它的皮、木、花、种子都有药物作用,全身都是可用之材。

微风吹来,紫薇翩若惊鸿。白色的为银薇,红色的叫赤薇,紫色为本色紫薇。

在武汉炎热的夏季,紫薇的花开正盛,既为盛夏装点一份色彩,又将奉献精神进行到底。

"它们近在咫尺"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城市建成区园林植物共有木本植物约334种(不含品种),其中本地植物278种,占比83%。如樟树、栾树、桂花、水杉、红叶李、石楠、木槿、女贞和梅花等都是常见的本地木本植物。

对于大多数武汉人来说,本土的植物很熟悉,却可能又陌生。

春天花开鸟鸣,夏季荷香四溢,不如出门看看。

解放公园的桂花、中山公园的斗球、汉阳公园的牡丹、沙湖公园的荷花、常青公园的紫薇等等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土的植物不仅仅是人们亲近的朋友

还承载着乡土情怀

在一场脚步遍及大武汉的游览之后

你可以略带骄傲地跟人说

武汉的本土植物真的很丰富

(编辑:张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