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看得见时间的城市

长江日报记者叶军

华中科技大学何依教授是首次提出四维城市理论的作者,她的著作《四维城市》今年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最近由武汉规划界学者举办的无界读书会上,她关于四维城市的阐释,引起与会者共鸣与思考。长江日报独+记者就此采访了她。




何依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一间四维工作室

说不清因为投入才喜欢,还是因为喜欢才投入,何依教授说:这辈子从事的恰恰就是自己喜欢的。

她是七六届高中毕业生,下乡三年后考入大学的,她笑着说 “说真的,那时候接到高考通知书,都会有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感觉。”

如果当年没考上大学,她可能会当一名医生。因为母亲是医生,上高中时适逢开门办学,有半年时间她都在医院里给别人打针。下农村也是当卫生员、赤脚医生。

她喜好文学,最终选择“城市规划”这门专业,是因为当时宣传陈景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实实在在做城市规划多年。兜兜转转,1999年的时候,她对乡村有了不同感受。当年她和同事们到浙江一个叫做诸葛村的地方,做的项目是这个镇的总体规划,但经由这个机会,她接触到了乡村遗产,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村落,那些纯朴的村民日常生活,一湾水塘,灰瓦白墙,她才发现自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一直到 2002年,宁波市邀请她去做石浦——一个渔港古镇的保护规划,自从做了那个项目之后,她才真正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城乡遗产保护上。

虽然别人评价专业小众,但她不这么看,“城乡遗产保护关乎很多人”。她在这条路上专注而稳健地行走,主导的“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实施导则”,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山西省沁河流域保护规划”,获2013年教育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她在城乡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建立“四维城市”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及高度评价,出版专著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连续七年负责与武汉中信联合组织“ICOMOS无界论坛” ,搭建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联合武汉中信集团并成功申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工业遗产教席”。

何依教授是性情中人,采访的过程中,很容易就笑声朗朗。她说自己没有套路,说话都很直接,也许是总跟学生打交道的原因。她一笑说:这样也好,可以保存最本真的那个自己。

她涉猎宽广。翻看《四维城市》,本是一本容易枯燥的理论书,读来却如行云流水。她会用王安忆的小说、埃舍尔的图形艺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刚刚结束的一次演讲中,她讲《传统街区的熟人社会》,用的是人类学方法。

问她喜欢旅游吗?谁不喜欢旅游啊。她笑,随手把短发捋了捋。她受邀参加国际研讨会,回来就在美篇上发文《全球最美好的车站:安特卫普中央车站》《比利时的星形小城:DAMME》《遗忘在时光中的慢城:奥维多》《童话与歌剧的故乡:卢卡》,图片是她自己拍摄的,文字也是她自己写的,说是学术游记。

“悬挂在大厅高处的金色大钟,仿佛它在见证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注视着每一位过往的旅客”“春日的下午,城市景物在慵懒的阳光下,微妙而含蓄” 。“夕阳下,这座城市出奇的安静,沉睡在中世纪,不被惊扰。”

而随着感性的文字之后,她又会跟你剖析一座城市的历史发源、空间特色,让你看到专业人士才能看到的门道。

她的工作室,满墙的照片都是故事。有毕业多年的学生组合照,他们穿越时空的拼贴在一起,何教授得意地对记者说自己可是PS高手。还有新绛古城的大幅图片,关于空间的时间艺术,那是曾经触发她学术思考的地方。大玻璃窗外,是冬日的树枝。看得到时间流逝,四季冷暖,记者和她打趣:这是不是一间四维工作室?

她总结自己为什么喜欢现在所从事的事情。因为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永恒话题,同时还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她说:说起来是遗产,其实最国际化。因为我们要遵循威尼斯宪章。为什么叫作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哪怕在中国,也只是在中国保管而已。

去新绛,从失落到思考

2005年夏季,何依教授受山西省城乡规划院邀请,主持位于晋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的县城保护规划。在此之前,她对北方古城的认识主要来自平遥,一座将时间锁定在明清的城市,如同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或者说是终结了历史的城市。她说,如果拍部历史题材电影,都不需要遮挡。

初到新绛县城,与期望中的古城相距甚远,她还是有点失落,觉得又没有深凿高垒的古城墙,也没有集中成片的古民居。

“那时新绛的保护工作刚刚开始,他们带我去看北瓮城,里面有一些藏兵洞。现在变成了石油公司的油库,一个个贮油罐就搁在藏兵洞里,很巧妙的利用。象征古城的州府大堂、园池及钟楼、鼓楼寄居在新绛县中学内。凤凰岭上的佛塔依旧高耸,塔下的南大街作为主干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拓宽,汽车喇叭声与商家叫卖声不绝于耳……这种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真实,引起我的思考。”

随后的研究,使她进一步认识到:时间,是平遥古城与新绛古城区别的关键词。

今天,新绛古城仍然可以看到隋开皇年间始建的园池、唐高宗年间的龙兴寺、元代的鼓楼、明代的钟楼、清代的街巷与民居,而天主堂则成为民国时期的显著标志。从空间意义上看,新绛古城并不完整,但在时间更迭中,仍然将城市发展的过程清晰呈现。

在她看来,新绛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历史环境的普遍存在。平遥模式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仅仅是个别案例。

由此引申,中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经历旧城改造之后,除文保单位以外,大部分历史肌理被更替,面对一座蜗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城市,还有没有整体保护价值?

何依教授认为:大部分历史肌理被更替,甚至多次更替,这在以本(实)体为保护对象的文物语境中无法给予解释。所以,必须建立四维城市概念,识别那些模糊化、零散化的历史信息,使城市遗产保护超越空间形体和静止形态,在一个全时空的范畴进行历史价值评估,以空间格局转译和建筑肌理类推为基础,建构四维城市保护体系。

她在酝酿写作《四维城市》时,常常回忆起自己十多年前去新绛的经历。她觉得自己写作此书,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四维城市》



【访谈】有些城市仅用三维空间无法解读

剧场实物已经不存,但它的位置和形态还在

记者:为什么要用时间维度来看待城市空间?

何依:你看地图上罗马的城市空间中,有一个特殊形状的地块,佛罗伦萨也有类似的圆形地块,我认为它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个潜在的历史信息,或者叫密码,这个地方原来是古代的一个剧场,废弃之后,逐渐在这个剧场的基址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居住区。也就是说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或者更专业一点,从文物本体的角度来说,这个剧场的实物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个剧场在时间维度上依然存在。这个城市空间中的特殊形状它维持了什么?

首先这个剧场的位置有迹可循,第二具体的形态也清清楚楚,然后还有留存在其中各种各样与剧场相关的信息,像这种东西我们就要从时间维度考虑。我在四维城市的建构中,有两个特别关键的表述,就是历史的规定性和演化的规律性。什么叫历史的规定性?就是说这个居住地块是在剧场的规定下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剧场在时间维度中的空间转换。但是这个现象却没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呢?因为在文物本体的语境中,剧场就是应该有剧场的实物,没有了剧场的居住地块是没有办法赋予其历史价值的,这是我对四维城市研究的最直观解释。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从空间角度看待城市,我们会忽略很多历史信息?

何依:我再给你举几个例子,你看太原,太原府城明代为九边重镇之首,四边有着高高的城墙,但是解放后太原城墙被拆除填平护城河,就变成了四条大马路:迎泽大街、建新路、北大街、建设路。这种替换方式,使得太原人对明太原城的范围清清楚楚,就是说他们对历史环境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包括府城的位置,哪是城里,哪是城外,就是因为这四条马路延续了府城边界,这就是时间概念在空间上的呈现。

再比如宁波古城,我们现在看到宁波城里的这些马路都是自然弯曲的,这是因为它们原来都是河流水道,随着汽车时代的强势来临,水道被填埋后加宽了道路。但我认为这座城市里的水乡概念并没有彻底消失,我们仍然能够从现有的道路网络中读出历史水系,很多道路的名字也都与水有关,大多是过去河道的名字。这些东西我认为就是四维城市的现象,我们要从时间上去认识它的意义。

记者:那我们怎样在城市空间里发现和辨识出时间线索? 就像您书中引用刘易斯。芒福德的话“在城市环境中,时间变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何依:四维城市的研究框架主要是“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两个反向的构成。

从时间维度研究空间,包括三个时间单位:基于历史事件的短时段演化,发现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基于社会形态的中时段演化,寻找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基于地理结构的长时段演化,揭示一座城市的终极状态。

比如说说长时段的概念,我曾经去晋南考察,在途中经过蒲州古城的遗址,那里早已没有人居住,现在是一个部队农场,但是古城的格局却清晰可见。这个城周代就有了,曾经非常繁华,是黄河边的重要渡口,后来水害频繁,因黄河东移被淹没了。沧海桑田,万物更替,在1989年发现了什么?四座唐代的大铁牛,这是当时考古界很轰动的一个事件。大铁牛实际上就是蒲州渡口两岸的锁桥的工具。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一座城市的终极状态,尽管它曾经繁华过,这就是长时段投射在空间的现象之一吧。

而以空间维度研究时间,包括两个空间层次:一是以历史城区为空间单元,研究历史格局转译,将保护工作建立在四维城市基础上,不仅要保护既有的历史要素,也要强化那些经过时间蜕变后而转换的历史记忆,比如前面讲过罗马城市中的剧场痕迹和宁波古城中的水乡路网;二是以历史街区为空间单元,研究建筑肌理类推,以认识那些非典型传统民居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现在的大杂院,我认为只要“院”还在,就始终与历史上的大宅院相关联。

过度修旧如旧如同洗去包浆

记者: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四维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您怎么评价现在普遍通行的修旧如旧?

何依: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后面有个附属建筑,我曾经三次去观察。第一次见到时天色已晚,只是觉得这个建筑很特别,随手拍了几张照片,也没有太多在意。后来我们团队有个意大利的博士贾老师,他说留学时跟的那位意大利教授,专门带他来看过这个建筑,我才意识到这个建筑很有讲究。后来有朋友来米兰我就请他重新拍几张更清晰的,但角度没选好。现在书里的这张照片,是第三次我再去米兰时拍的,书出版后又带学生来看过。这里面呈现了一个叫意大利学派的修复理念。 国际建筑遗产修复在历史上主要有三大派别,法国派叫风格式修复,有点类似修旧如旧,就是修得让你一点都看不出修过的痕迹,甚至为了更完美而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普遍认可这个样子。英国人怎么做呢?英国人不修只是维护它,让它以残缺的状态呈现出来,认为这才是文物的本质,这是另一个派别, 又叫反修复,基本上完全不动它。这两派都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反映出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那么意大利人呢,他们综合了这两个派别,首先要修复文物的完整性,但是修的痕迹要清清楚楚。 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看出这些房子都经过改造或修复过的,比如透过这面修复了一半的墙,你仍然能够看到过去残破的门窗和一些痕迹,也就是说要新旧有别。这里面还有一个可逆性原则,就是后人修复的这些墙都是可以拆掉的,文物的残缺状态是可以复原的,让你清楚的知道哪些属于过去,哪些属于后补,这就是看得见的时间。

这种做法已经用在我们一些项目上。比如我们正在做的襄阳古城,襄阳城墙大家都知道很有价值,但是襄阳城墙中间有好几处断点,无法连续。我们提出的思路是,在西门和东门这两个断点,做一个现代修复系统,用一座钢结构的桥,以桥带路,仅通过桥的设计呈现出门的意象来完形。而南门这个断点,我们又建议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因为南门是历史上城市礼仪轴线的重要节点和古城象征。

也就是说,不能全盘修旧如旧,要在研究城市历史与现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修复方式。文化遗产保护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真性也称真实性。

记者:也就是说,有时候修旧如旧与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竟会背道而驰?

何依:原真性的问题,就是怎么保留真实的历史信息,完全的修旧如旧其实是忽略了时间价值。比如争议较大的大同古城修复,基本是按照明清风格进行全面复建,从真实性讲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明清以后,历史还在延续,尤其是上世纪的50-80年代的建筑,承载了几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将其复建成四合院,使得整个城市缺乏时间厚度而扁平化。

正如废墟有斑驳陆离的墙面,古书有泛黄的纸页,瓷器有包浆。这些都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而是穿越时间留下的。历史城市也同样因为时间价值而独具魅力。这里要说明的是,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太洁癖,什么是洁癖呢?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个口号“还原一条百年老街”,这就是错误的,因为百年之后的时间过程被格式化了。

说一个我的经历。1999年春,我在浙江省的诸葛村买了个旧烟斗,回家后嫌它不卫生,用肥皂水又泡又洗,结果就这样——包浆全没了,由此得出个结论,遗产的价值包括穿越时光的岁月痕迹,虽然不够整洁,但这恰恰是遗产的本质所在,洁癖在本行是大忌。

所以在对文化遗产保护时,要实施最小干预的原则,不能全凭设计师的主观创造,要弄清演化逻辑,读懂历史脉络,才不会因为误读而文脉错接。

埃舍尔的版画与简装原则

记者:您用埃舍尔的版画《天空与水》《自由》描述历史建筑肌理的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和您在历史街区整合中提出的简装原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埃舍尔版画

何依:绘画中有肌理构成一说,那么城市当中也存在肌理单元的概念,这个单元就是一种固定的建筑组合。这个组合从初始状态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有差异的,但是如何确定它在变化过程中的价值呢?比方说有一个四合院,保存了历史的初始状态,那么这就是一个标本,我称其为原型。这个原型就像是埃舍尔版画《天空与水》中第一条鱼,但是有很多四合院被老百姓改造再改造,我认为只要是在水面以下,改造就没有脱离第一条鱼的基因,那么它仍然还在原型规定的范围内,是有保护或保留价值的。但是一旦它脱离了水面,就不是游鱼而嬗变为飞禽了,完全成为另外一个东西,过度改造也会失去保护的价值。

再看看埃舍尔版画《天空与水》中鱼和大雁之间的变化是一种渐变关系。如果说我们把最初的那一条鱼作为原型的话,所有在水中渐变的形态都可称为类型,而进入天空中的东西因为基因突变,我称它们为异型。

中国的历史街区有它自己的特色,它们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本来一个四合院是一户人家,当五六户人家进来切割后就造成的这样一个状态,各自加建和改建后,大宅院变大杂院,原型变类型。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简装修的原则就是把那些和原型相近的类型建筑进行保留。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原型建筑,其他东西统统都拆掉,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个文保建筑,它曾经赖以生存的历史环境就都没有了。

记者:“旧日中街七尺宽,两廊都是碧阑干。柳边迟日三春暖,槐下熏风五月寒。”您在书中评论王淮《中街诗》既有街道宽度、构成、功能,也有四季、晨昏、晴雨、声色、人物。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中,步行时代的城市空间保留有什么价值?

何依:人类社会实际上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农耕时代,有学者曾经形容人类社会的长度,如果说有 60公里,农耕时代至少有58公里。步行有什么特点?它不是点到点的关系,它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步行的街道往往不是横平竖直的,它常常是自然弯曲,顺着自然环境慢慢生长出来的。所以你在行走这个过程中会有丰富变化的景观物,也可能会有偶然的境遇,遇到各种人和事物,它使生活有了细节。

后来有了马车,再到汽车时代,就完全变化了。汽车时代的一个目的就是点到点的要求,这就把过程全都省略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城市为了适应汽车时代,按200米 1个交叉口,安装一个红绿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生活变迁,以指数倍数增长。戴维哈维有个理论叫时空压缩,后面两公里的变迁是远远超出了前58公里的速度,非常非常快,所以我们现在目不暇接,飞机、高铁使城市和城市之间没有了距离感。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迁的背景下,我们的很多城市文化遗产在极速消失。如果不保护的话,马上就没有了。遗产是一个不可再生的东西,没有就没有了,为什么我们特别反对假古董?它没有时间价值,也就没有承载时间背后的那些历史故事和时代信息,你看到的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

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中,步行时代的城市空间被支离破碎,普遍成为步行街道和步行街区的商业板块形式,局部保留在城市空间中,成为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中国城市文化街区中,存在两个时代的步行空间。一个是近代,我国沿海沿江都有一个历史上的繁华地段,典型代表是上海的南京路与武汉的江汉路,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被动西化的一个缩影。另一个是古代,存在于各城市的城隍庙或夫子庙等老城核心地段,云集百年老店,是传统世俗生活的社会记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使步行时代的街道空间在当代城市中得到了保护与延续。

记者:有点好奇如何从时间的角度看待武汉三镇?

何依: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做一个项目。武汉不是有四大历史片区吗?就是武昌古城,汉阳古城,汉口老城和五国租界。如何把存在于各片区的一处处零散的历史信息串联起来,就有了一个历史之径的概念, 走读武汉,让人们在体验的过程当中,能够把那些历史信息进行集合与关联。第一步我们是要考虑如何去选择这些线路,这些线路应该不是沿着大街直接走的,肯定是绕来绕去,绕来绕去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把那些历史信息关联起来,让人们边走边读,边走边想。或许当你走到一幢历史建筑前,如果说你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老房子,你知道的信息可能就很有限,但如果我们能用四维城市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复,留住岁月痕迹,感受时光魅力,你得到的关于这座城市的信息无疑会更丰富。【编辑:周劼】


(作者: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