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孩子化身小科考员,为“水中国宝”长江江豚寻觅“新家”

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同样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长江江豚,其数量从1991年的2700头下降到2012年的1040头,处境濒危。

7月22日上午10点,在解放公园美好生活共享空间,3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一场主题为“留住长江江豚的微笑”科普讲堂。来看看他们有哪些收获吧!

你见过长江江豚吗?

生活在江城武汉,你亲眼见过长江江豚吗?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教育专员陈璘老师向大家提问。现场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见过长江江豚,只有几位孩子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极地海洋世界里见过,而在野外生存的长江江豚更是少之又少。只有一位学员家长说:“20多年前我乘船从武汉到上海的时候曾见到过,我的父亲就指着长江水说‘你看你看,那个就是江猪’,武汉人管长江江豚叫江猪子。”

20多年后,曾经坐船就能看到的长江江豚,如今种群数量告急。想要在野外看到长江江豚,已经越来越难。

在普通大众的印象中,熊猫是“国宝”、“活化石”,需要大力保护。在各方的努力下,熊猫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而被誉为“水中国宝”的长江江豚却没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数量仍在持续减少。

你和长江江豚比谁更高?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长江江豚,陈璘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大家猜一猜长江江豚的身长。同学们有的猜两米,有的猜三米。实际上,成年长江江豚体长平均1.2-1.6米,最长的可达1.9米。

陈璘老师还为大家科普了长江江豚的相关知识。长江江豚在分类上属鲸目,齿鲸亚目,鼠海豚科,江豚属,长江江豚种;长江江豚是一个独立的淡水种,分布于长江口至宜昌的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及其有关支流中。

长江江豚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你知道长江江豚是怎么“说话”的吗?陈璘老师给大家介绍,长江江豚拥有自己独特的声呐系统,通过高频率的声音来寻找食物、低频率的声音沟通交流。

100K-140KHz的频率里,长江江豚可以寻找食物;2-4KHz的频率里,则可以和其他长江江豚“说话”,沟通交流。

寻找长江江豚最可能出没的地方

为了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寻找长江江豚”的小练习。陈璘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模拟现实的长江区域地图,在不同的位置标识数字,引导学生们思考长江江豚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同学们灵活运用课上所学知识,各抒己见,找到了长江江豚最可能出没的地方。

扮演科考员,为长江江豚找“新家”

为了帮助长江江豚找到最合适的迁地保护地,陈璘老师让同学们化身小小科考员,围绕迁地保护策略,分组讨论并对不同的迁地保护备选点进行打分评估,选出他们心目中最适合长江江豚居住的“新家”。

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向大家做了精彩的阐述。

他们说: 

老师

高级教育专员陈璘老师:“留住长江江豚的微笑是我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熊猫自然学堂开设的旗舰物种系列课程之一。因为长江江豚是我们长江流域所特有的珍稀物种,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武汉开设此套课程,同时借此机会向公众宣传和普及长江江豚的生存现状、专业的保护知识与方法,引导大家从自己开始,参与和支持长江江豚的保护行动。”

学生

大兴路小学六年级的高瑜聪:“我们学校是一所‘江豚学校’,学生们经常参加保护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活动。今天的课堂让我更加了解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

家长

家住武田的市民彭女士:“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带着孩子过来。之前对于江豚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通过搜索查找资料了解到这个长江江豚外形看起来还蛮可爱的,也想借此机会学习一些有关长江江豚的基本知识,也是可以提升这个保护环境和濒危物种的意识,觉得这种类型的活动也是特别有意义的。”

从上海赶到武汉参加活动的陈丽女士:“我的孩子平日就喜欢这方面的事情,之前在上海参加了咱们WWF的三场活动,我自身也作为WWF环境教育实务培训的学员也特别关注这个物种保护和环境保护。而且第一场在武汉开展这个长江江豚保护的教育课程也是对武汉市民提升保护长江江豚的意识有好处,在武汉家门口就可以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

志愿者

公园大课堂志愿者贾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公益组织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它的一些环境保护的理念是现在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业余参加课外辅导班,我觉得其实不如多来参加这类的公益讲座,也是将环保的理念从孩子传向家长以及更多的人的宝贵机会。”

长江江豚,比熊猫更濒危

认识它,保护它

为它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别让它成为下一个白鱀豚

(摄影:许魏巍  编辑:林晓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