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
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患病基数巨大。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现患高血压人数约3.3亿,每年新增确诊患者约1000万,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400万(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6%),其中54%的心血管病死亡与高血压直接相关(约216万/年);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350万,76%有高血压病史。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然而,据2022年国家慢性病调查,我国35—50岁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46.9%。
为做好高血压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长江日报策划推出《2025高血压疗养手册》,从真实病例入手,以新闻形式呈现,介绍武汉地区各大医院治疗高血压的特色方法,服务广大读者,为健康武汉建设贡献力量。
同济医院心内科教授汪道文:
高血压防治是贯穿终生的健康管理过程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进步。最新的高血压治疗方法综合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旨在更精准、安全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教授汪道文认为,高血压防治是贯穿终生的健康管理过程。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配合病因筛查、个性化方案和合并症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血压达标、并发症远离”。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汪道文教授后,整理出四个关键点,以帮助读者科学应对这一健康威胁。
辩证施治、适宜技术、药食同源
协和医院形成一整套中医降压方案
中医学无高血压的概念,而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症状和舌脉等进行辨证施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是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医院最早开设的中医科之一,在高血压治疗上独具特色。该科室注重个体化诊疗方案,将高血压细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等证型,并对应使用天麻钩藤饮、参苓白术散等方剂。同时,采用针灸、耳尖放血、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敷贴等中医适宜技术非药物疗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辅助降压且安全性良好。
智慧消融,精准降压!
武大人民医院开展湖北首例介入手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已经很难控制血压。去年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开展了湖北首例经皮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手术(msRDN)。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开展的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创新疗法。
该院还组建起RDN高血压介入诊疗团队,建立了术前评估、个体化手术策略制定、介入治疗操作、围术期管理和长期随访管理流程,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让更多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受益。
一针消融高血压!
中国原创新技术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带来希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鲁志兵教授,在省内率先开展的经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技术,也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领域的热点。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是通过微创手段,经由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入肾动脉内,通过标测识别交感神经,用射频能量消融掉肾动脉外膜上的交感神经纤维,阻断大脑与肾交感神经信号传导,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来降压。
此外,它对房颤、冠心病、心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也有积极辅助治疗作用。高血压合并这些疾病的人群接受手术后,有望获得血压降低外的多重健康益处。
专家建议尽早多维度干预
因工作压力大、久坐、饮食重口味、缺乏运动等因素,中青年患高血压呈上升趋势,且具有隐匿性特点。湖北省中医院专家提出,若早发现、早干预、规范管理,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维度干预,能大幅度降低罹患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该院开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处方,效果不错。
态靶同调 双重保险
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西医协同降服顽固性高血压
中西医协同治疗高血压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重要特色之一。该院采用“态靶同调”策略,西医精准调控靶点,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扩张血管快速降压。中医则通过调节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实现标本兼治。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帮助优化西药剂量,避免过度用药。
武汉市中心医院有支“降压飞虎队”
首推全院智慧化血压管理新模式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有一支奔走于各病区的“降压飞虎队”,他们就是血压管理团队。2023年以来,该院建成全院智慧化血压管理系统,将各科住院患者的血压数据实时传输到平台,根据信息系统预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指导医生及时精准调整用药。
皮肤病患者张先生入院前血压未得到及时控制,皮肤科用药极有可能产生“增压”效应,医院智慧化血压管理系统及时预警,血压管理医生前来会诊,给予精准降压方案。
该系统对血压异常患者实现预警及管理,每月达1.6万人次,每月纳入管理近2000人。出院患者也可接受定期随访。
中国高血压患者75%为“H型”
需同步降压和降同型半胱氨酸
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占约75%。H型高血压又称“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指在高血压的基础上,伴有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此类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一般性高血压患者高出5倍,较正常人高出25—30倍,早筛早治是关键。
武汉市第三医院专家提出,H型高血压需同步降压和降同型半胱氨酸,服用含有0.8mg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将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因“手机病”引发高血压的青少年正在增多
有“手机病”同时患肥胖症、高血压的患儿在增多。他们共同特点是,爱吃快餐和外卖、不爱运动、沉迷手机。武汉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如果孩子身材肥胖,出现胸闷、胸痛、头痛、头晕、易疲劳等情形,应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使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关口前移。
奶奶测量血压得出3个结果
医生:正确测量数据才有效
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之一就是“精准测量”。测量血压的正确方式,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武汉市中医医院医生提醒,应在静息状态下,正确佩戴袖带后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至3次后取平均值记录。
穴位敷贴+穴位埋针
武汉市第六医院用中西医联合疗法辅助降压
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将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心血管疾病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创新开展穴位敷贴疗法、穴位埋针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来辅助降压治疗,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副作用。该疗法结合化橘红、生地黄、地龙等中药透皮吸收与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调和阴阳、引气血下行、平肝通络,从而达到调节交感神经、扩张血管降压的目的,尤其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顽固性高血压竟在泌尿外科得到解决
高血压难以控制,可能是原醛症“作祟”。62岁的周阿姨被顽固性高血压折磨得苦不堪言,日前在武汉市武昌医院泌尿外科揪出其血压居高不下的“元凶”——肾上腺肿物,通过腹腔镜精准切除,解决了困扰她多年高血压、低血钾的难题。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
正成为难治性高血压的破局点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是通过微创介入手段治疗高血压的新兴技术,正成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破局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心血管中心成功完成了湖北省首例国产Netrod肾动脉消融导管上市后RDN手术。该技术通过消融肾动脉周围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术后即实现血压下降,患者24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还能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心肌肥厚、动脉硬化、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风险。
咋诊,长江日报联手武汉市卫健委打造的城市级智慧健康服务平台。
作为市民掌上的“健康助手”,“咋诊”内嵌智能问病、智能导诊、智能问药、检查解读、名医绿通和健康科普等10余项功能。平台构建的全科智能导诊系统,直连武汉市64个院区、1124个临床专科及7198位医生资源。用户输入主诉症状后,AI自动匹配对应科室,提供多维度导诊方案和关联擅长医生,并跳转至医疗机构官方挂号平台,就诊更便捷。(请长按左下二维码开启智慧体验)
策划:陈志远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